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四川省委: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

时间:2016年04月21日 08: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阅读: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7.0级强烈地震突袭四川芦山,32个县受到波及,196人遇难、2人失踪,14785人受伤,218.4万人受灾。巴蜀大地旧伤未愈,再遭重创。“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新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地震灾区时的殷切嘱托,时刻激励我们昼夜兼程、砥砺前行。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我们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坚强奋起、重建家园,截至今年3月底重建规划任务基本完成,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灾区新生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芦山之殇,始终牵动着党中央的心。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每个关键时刻,党中央都运筹帷幄、科学决策,为战胜灾难、重建家园提供了根本保证。灾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并命令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投入抗震救灾,人民子弟兵火速赶赴一线抢险救援;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李克强总理当天就赶到重灾区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及时作出指示、提出工作要求,给我们以极大鼓舞和信心。进入恢复重建阶段,中央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投放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筹指挥下,国家有关部委紧急支援救灾重建,全国人民主动捐款捐物,灾区群众积极自救互救,汇集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磅礴力量,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共御灾难的英雄壮歌。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压倒一切,救灾工作压倒一切。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在灾区一线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统筹指挥,科学调配救援力量,争分夺秒救援转移群众,地震当晚所有重灾乡镇实现地毯式搜救,抢险救援期间共救出478人,紧急转移群众84.8万人,收治伤员6565人;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提出并落实“五有三防”要求,震后两个月全部完成23.4万户、79.7万人过渡安置任务。

  地震灾区百废待兴,最需要恢复的是民生。我们坚持把民生优先作为重建工作主线,全力抓好住房重建,9.3万户农房重建于2014年底全部完成,3.5万户城镇住房重建于2015年底全部完成,尤其是通过政府“兜底”让625户特困户在2014年春节就搬进保障房,4482户困难群众在地震1周年全部入住新居。大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重建,1095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工1053个,建成了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把防治地质灾害作为生命工程,应急排危除险701处,避险搬迁安置6274户,治理重大地质灾害387处,三年来灾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地灾引起的群死群伤事件。

  重建不只是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加快建设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芦山产业集中区等4个重点工业产业园区,194个招商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170个,王老吉、中恒天汽车等68个项目建成投产;建成思延现代生态农业园等5个农业示范园,新建茶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地46万亩;打造大熊猫文化等旅游品牌,雅安市旅游收入去年达152.3亿元,比震前增长近1倍。规划实施一批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川藏铁路、雅康高速动工开建,国道108全线通车,新建和改扩建干线公路613公里,芦山县城、龙门古镇、飞仙关镇、多功乡、灵关镇等“一城四镇”展现整体形象。

  三年后的芦山震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处处是一派安居乐业、人和家美的繁荣景象。回顾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在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救灾重建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有力、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和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四川人民始终感恩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正用勤劳双手描绘一幅崛起危难、同步奔康的美好蓝图。

  重建新路 

  探索抗御自然灾害新机制的生动实践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造福灾区群众的惠民工程,更是检验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提出“探索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子”的重大命题,是新时期我国救灾和重建工作思路的重大创新,为探索完善我国抗御自然灾害体制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引。面对党中央的千钧重托,我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紧紧围绕落实地方主体责任、走出科学重建新路,重点探索了十个方面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深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规律性认识。

  一是着力构建架构合理、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在中央统筹指导下,省委、省政府震后一个月就成立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下设规划实施、城乡规划重建等7个工作组,灾区市县乡均成立相应机构。三年来,省重建委先后召开8次全体会、25次工作推进会和多次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确保了指挥顺畅、高效有力。

  二是着力构建责任明晰、科学有序的工作推进体系。合理划分职责,中央统筹指导,省统一决策部署,市县乡抓好落实。合理安排时序,集中资源优先推进民生项目,城乡住房重建率先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始终快于其他重建。合理确定进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按照“4·20”“7·20”和岁末年初等重要节点确定目标进度,实行挂图作战,保证了规划如期实施。

  三是着力构建衔接配套、务实管用的法规政策体系。2013年5月召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国务院重建总体规划发布后,我省同步制定下发11个专项规划,配套制定财税、金融等34条具体政策,先后三轮出台17项救助扶持政策。结合“法律七进”依法推进灾后重建,引导灾区干部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重建家园。

  四是着力构建多方支援、精准帮扶的对口援建体系。针对工作力量和要素保障制约的实际,组织省内7个经济较发达市对口援建重灾县,突出人才支持,派出援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突出产业援建,帮助灾区发展特色产业。并确定9个省级部门协助灾区招商引资,增强造血功能。

  五是着力构建内外联动、协同配合的力量统筹体系。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突击队作用,农房重建时期协调参与建材运输等急难险重任务,成都军区出动大批车辆向灾区运送350万匹砖。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引导他们积极捐款捐物,为重建建言献策。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成立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统筹开展心理抚慰、纠纷调解等活动。

  六是着力构建群众主体、民主管理的基层治理体系。组织灾区群众建立村规民约,建房期间成立由群众代表组成的“自建委”,建房结束后引导“自建委”向“自管委”过渡,让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力推动了恢复重建,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

  七是着力构建严格缜密、公开透明的监督监管体系。守住质量底线,严格落实抗震设防安全标准,加强建设的全过程监管。守住安全底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始终在安全前提下加快重建。守住廉洁底线,强化资金物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和全方位审计,实行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中标合同、廉洁合同“双合同”制度,确保廉洁重建、阳光重建。

  八是着力构建建管一体、软硬并重的项目运营体系。注重公共服务项目运营,加大支教、支医和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注重基础设施管护,建立科学管护机制,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和维护。注重产业项目后续支持,引导对口援建市从产业援建转向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九是着力构建系统周密、严谨有效的考核督查体系。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定期深入灾区调研指导、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省督查部门、省重建办等进行常态化督查,分期分段督查项目进度,建立每周通报、每月会商、每季度研判制度,并把重建工作纳入灾区市、县年度考核内容。

  十是着力构建组织动员、保障有力的党建工作体系。重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及时在汶川地震灾区选派一批有重建经验的干部充实雅安市、县领导班子,面向重建一线提拔一批领导干部,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灾区一线挂职。在地震灾区,党旗飘起来、党组织牌子挂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为恢复重建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回顾三年重建历程,我们在中央的统筹指导下切实履行地方主体责任,充分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主人翁精神,不但建起了崭新家园,还探索形成了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新体制新机制,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四川实践。

  小康新篇 

  在新起点上推动灾区发展振兴

  “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对灾区恢复重建和振兴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三年重建有力促进了灾区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雅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2.6亿元,较2012年增长2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318元、10195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6.3%、41.9%,灾区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实现整体跨越、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将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切实抓好恢复重建后续事项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奋力夺取恢复重建和全面小康双胜利,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

  在总体谋划上,坚持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相结合,编制实施灾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城乡建设“四大提升工程”。在着力重点上,坚持整体奔康与脱贫攻坚相统筹,把“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落到村落到户落到人头,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路径选择上,坚持生态打底与造血提升相促进,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发展导向上,坚持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相协调,广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宣传中央的巨大关怀和支持,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事迹,宣传灾区新面貌和群众新生活,进一步凝聚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强大正能量。

  三年恢复重建成就辉煌,更加增添了我们战胜困难、追梦圆梦的坚定信心。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灾区干部群众的坚韧奋斗,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繁荣,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21日 10 版)

上一条:四川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下一条:“4·20”芦山地震三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