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广元要闻>>正文
分享到: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代表为广元点赞

时间:2017年09月18日 08:28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有网线有菜园有产业这种搬法更利于挪穷窝斩穷根

9月16日,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本报记者肖雨杨

参会代表在剑阁县普安镇光荣村参观考察。

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参会代表在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参观法治宣传文化墙。

9月16日一早,参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代表们分别参观了达州、广元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只土鸡引发的贫困老乡幸福巨变、一根网线让贫困户在家中就能看病、一片菜园子背后的新村建设新模式,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广元

剑阁县普安镇光荣村安置点规划安置40户126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7户89人,今年8月建成,9月初搬迁入住。推行1人户“三拼”、2人户以上“双拼”建房模式,共建房20幢,比分散建房方式节约用地2000余平方米。养殖剑门关土鸡8万余只,订单种植果蔬510亩,就地就近就业63人。

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安置点共搬迁贫困户28户92人,8月底建成。人均住房面积24.3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1100元,人均补助建房资金2.5万元,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通过农旅结合、龙头带动、定点帮扶、多元增收,探索秦巴山区高海拔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路径。

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安置点安置41户135人,其中搬迁贫困户21户69人,2016年12月底建成入住。将集体“三资”量化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模式;种植核桃、翡翠李、中药材、蔬菜等,形成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农旅结合“产村一体”生态搬迁效果,成功实现“四好”目标。

达州

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安置点规划搬迁137户417人,涉及12个村,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月底前搬迁入住。采取“点”镇融合、“点”园融合、“点”区融合三种方式,种植香椿、糯稻、白茶、苎麻、名优水果,养殖小龙虾等,发展乡村旅游,预计解决就业87人,户均就业1.6人。

渠县渠南乡大山村安置点完成搬迁54户135人,涉及11个村,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户自筹最高不超过1万元。引导搬迁户到基地景区务工33人、县城灵活就业19人、县外务工5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个,户均就业1.9人,初步形成产业、创业、就业“三业并举”的增收新模式。

一组产业

养了土鸡种上菜 提亲的争相上门来

□本报记者 张庭铭 侯冲 李淼

刚到剑阁县普安镇光荣村村口,代表们就发现了草丛里的几只“公鸡”,公鸡一动不动,仔细一看,原来是雕塑。

对面山腰上,立着“剑门关土鸡加工厂”标牌。这里就是著名的剑门关土鸡之乡。

村里建起了集中养鸡场

“娃娃娶媳妇没有?”一进贫困户姜文武家,青海省扶贫局的罗全民便发问。

以前,姜文武全家5口人都挤在三间住了40年的土坯房里。一遇雨天,外面大雨,屋内小雨,“别说给儿子娶媳妇,就连补房子的钱都没有。”全家一年务农收入只有12000元,女婿、女儿看病,再加上基本生活开销,钱很快就花光了。

光荣村启动易地扶贫搬迁。仅用了半年时间,安置点建起一栋栋二层小洋楼,罗全民家也住上了新房子。只有新房子,如果钱袋子还是瘪的,媳妇还是娶不到。

在政府扶持下,他家养了100只剑门关土鸡,还种上2亩蔬菜,加上儿女打工收入,今年起码能收入43000多元,“我们家经济实力好起来,提亲的人也抢着来!”

以前,姜文武养鸡是院子里撒把米,土鸡遍地跑,鸡粪到处是,一赶上鸡瘟,全部“洗白”。如今,鸡不在家里养,而是在山上建了一处3300平方米的养鸡场,规模化集中养殖土鸡,仅这一项就可以给村民带来人均1000元的收入。

“光荣村的最大亮点就是解决了老百姓搬迁后稳定脱贫问题,产业是治本关键,现代化集中养殖不仅实现规模效益,还解决了农村面源污染,一举多得。”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基础设施局局长顾永东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这个产业菜单有新意

“万一贫困户不想养鸡怎么办?还有没有其他的替代产业?”甘肃省代表提出疑问。

这早已经不是问题。除了剑门关土鸡,剑阁县还根据各个安置户的不同情况提供了果蔬和烤烟种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七大产业菜单,可按情况自主选择。

“比如我们家,以前住在2公里以外的山梁上,收入就只能靠6亩水稻和玉米,”今年76岁的贫困户孙孝说,一年算下来也就能收入 5000 元左右,去掉看病的钱,根本剩不了多少。搬迁到安置点以后,老两口养了 30 多只土鸡,再加上女儿、女婿打工,今年预计可以收入22600元,“抵得上过去4年”。

剑阁县委副书记张大勇介绍,目前该安置点土鸡的存栏量已经到达18000只,可以给当地居民人均带来1000元收入,再加上510亩蔬菜产业园和100亩的烤烟,今年该安置点人均收入有望超过1万元,比搬迁前增加了0.85万元。

“这个产业菜单很有新意。”广西壮族自治区移民工作管理局长韦朝永用手机将展板上面的信息拍了下来,表示一定要把四川的经验带回去,“只有真正提高老百姓自身造血能力,扶贫搬迁才算真成功。”

一根网线

看病不用跑城里 打开电视就能连线大医院

□本报记者 侯冲 张庭铭 李淼

9月16日,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前,参会代表对着挂在墙上的显示器议论纷纷。“最远能连到哪里?是只能看病还是可以打针?”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西林抛出一连串问题。

吸引参会代表眼球的是罗圈岩村远程诊疗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城里大医院的专家服务。自9月初开通以来,已经有3位贫困户享受到远程医疗服务。

易地扶贫搬迁,用一根网线就提升了村民的医疗健康服务档次。

巨变

看病再不用赶车进城了

75岁的贫困户何道富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地讲起自己的事。

何道富长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病,经常咳嗽、胸闷,严重时正常呼吸都困难。但住在大山里,道路不通,何道富只能步行半天走到蒲家乡,再乘车去朝天区看病。“一去就是一天,再加上看病、回家,往往得两三天时间。”何道富说。

蒲家乡卫生院院长苏云正告诉记者,不少深山里的贫困户都患有慢性病,只有到大医院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由于路途不便,他们索性放弃治疗硬挺,往往因此加重病情。

8月底,罗圈岩村安置点建成,远程诊疗系统也随之启用。与易地搬迁管理服务、农旅融合发展管理服务等,一起搭建起罗圈岩村“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得到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远程诊疗服务。遇到大病或者疑难杂症,还能连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甚至能找到北京医院的专家。”苏云正介绍,系统开通半个多月来,已经为3位贫困户提供了远程医疗服务。

点赞

这个经验我们也要复制

李秋云和杨国清是另外两位接受过远程医疗的贫困户。

做过肾结石手术的李秋云听取了远程诊疗医生的建议,继续去医院做复查;长期脑供血不足的杨国清,也按照医嘱定时来村卫生室拿药。“他们接受专家诊疗后,心理状态都变好了。”苏云正笑呵呵地说。

“身体现在怎么样?能干重活吗?”代表们向何道富等3位贫困户问得仔细。

点赞的还包括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互联网+’不仅把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也跟医疗卫生联系起来。”刘北桦表示,这样的做法很细致,显然是在建设之初就设计好了的。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平志强表示,回去之后就要研究部署青海省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我们省长没等参观完就跟我讨论,能不能把这个模式复制到青海。”平志强说,除医疗以外,互联网科技加的东西还有很多,商贸、专家咨询等都可以考虑。用好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给村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也有助于村务管理和乡村文化建设。

一片菜园

新安置点有新生活 出门就有青菜吃

□本报记者 侯冲 张庭铭 李淼

“大姐,忙啥呢?”9月16日下午,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正在地里拔葱准备晚饭的贫困户李桂英,听到了外省口音。来的正是参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代表们。“这是辣椒,那边是莴笋,出门就有青菜吃!”李桂英满心欢喜地跟参观代表介绍起自己的菜园。

家有小庭院 户有小菜园

秋雨濛濛,云雾缭绕。一座座“小青瓦、人字梁、白粉墙”川北民居依山而建,恰似一幅展开的田园画。李桂英就生活在这样的画卷里。丈夫因病去世,2016年她跟儿子一起搬进新家。

与李桂英一起搬迁的还有同村20户66人,如今,他们在新安置点开启新生活。

“根据人数不同设计不同户型,有2人户、3人户等等。既不占用过多土地,又能充分体现集中安置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韦朝永点赞的,正是我省易地扶贫搬迁所遵从的“小规模、组团化。”

村民房前屋后的一些小庭院,也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有菜,有果,有花草。不仅可以吃,还能卖钱,实用!”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年来表示,这样的“微田园、生态化”既增加贫困户收入,也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

“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是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的特色,打破钢筋混凝土崇拜,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让群众家有小庭院、户有小菜园,既利于生产也便于生活,还照样享受现代设施和公共服务。“五红村依山而建,搬迁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非常有特色。房屋的布局、设计等,都值得我们多学习。”青海省一位扶贫干部连拍几张照片后由衷说道。

新村围着产业建 产业围着新村转

“搬得出、稳得住没问题,关键是后续产业如何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稽查办副主任孙继宇提出疑问,“如果耕地还在山上,房子却在山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嘛。”

五红村的探索给了孙继宇答案。目前该村结合“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园项目,标准种植核桃1500亩、翡翠李500亩,同时林下套种中药材700亩、蔬菜200亩。刚刚摘下的核桃苗铺满半个山坡,“再过几年,都是摇钱树!”有代表感叹道。

挤满池塘的荷花也引来代表啧啧称赞。有行家立即看出门道,这是藕鱼虾立体生态种养。围绕这些池塘,五红村开了5家农家乐,还在规划建设1200平方米的生态循环养殖小区。“易地扶贫搬迁离不开产业脱贫的后续支持,所以我们考虑如何将产业和新村聚居点有机结合起来。”旺苍县相关负责人说,五红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逐步显现产村相融的生态搬迁效果。代表们也纷纷给产村结合支招。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凌建议,要有品牌意识,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准市场;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则认为,搞乡村旅游要像公司一样有专业分工,专人搞接待、清洗保洁等。

上一条:国务院督查组来广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
下一条:王菲:激活“双创”主体 掀起“双创”热潮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