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低碳祭祀良好氛围,朝天镇立足实际,提前部署,提倡以“丝带寄哀思、鲜花换纸钱、书写时空信函”等新方式追思故人,让清朗清新之气润泽清明节。
祭扫重在心,“云上”寄哀思。古人云:“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朝天镇大力弘扬绿色殡葬理念,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文明祭祀,立足实际、提前制定科学预案,积极倡导群众通过网上“云祭扫”、家庭追思、丝带祭祀、鲜花祭祀、植树踏青等方式,从俭祭祀、低碳祭祀、重心祭祀,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变到“缅怀先辈、传递亲情、传承家风”的内涵祭奠上来。
祭扫重在行,“服务”更亲民。朝天镇扎实做好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依托四川文明网推出的“红色家书忆忠魂—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主题H5和“我们的节日 清明”等专题活动,积极倡导居民群众通过网上献鲜花、点蜡烛、鞠躬寄语等方式对英烈表达崇敬和怀念。通过在“锦绣朝天镇”微信公众号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成立免费代祭志愿者服务队和开展“清明寄哀思”活动等方式,以庄重、节俭、理性、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告慰逝者,让清明节更加清朗清新。
祭扫重在宣,“引导”传新风。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朝天镇积极整合资源,多维宣传,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确保宣传深入人心。充分利用村村响、LED、微信群、宣传横幅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发放森林防火宣传资料1300余份,在入山要道路口、重点林区悬挂森防标语20余副,召开村组群众坝坝会40余次,培训人数达2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