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麻柳乡立足“早部署、早排查、早宣传、早防范”,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
压实责任,构建三级防控体系。乡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1次,传达上级防汛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应急管理办负责人和各村(社)书记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乡—村—组”三级责任体系,落实“定人、定岗、定责”机制。组建由乡应急办、村两委成员组成的巡查专班,实行“每日一巡查、每周一研判”制度,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
拉网排查,监测地灾隐患盲区。对山区边坡、河道周边、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2次。截至目前,累计排查隐患点17处,建立隐患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对2处存在滑坡风险的隐患点设置警示标识、拉设警戒线。同时,联合水利、国土等部门对隐患点周边排水系统、山体稳定性进行专业评估,制定“一点一策”整改方案,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多维宣传,提升群众防灾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线上利用微信工作群推送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避险知识,累计发布图文信息20余条;线下组织“防灾知识进村居”活动3次,通过悬挂横幅15幅、发放手册1600余份、“村村通”广播定时播放等形式,普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前兆识别及应急避险技巧。此外,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次,模拟暴雨天气下群众转移、医疗救护等场景,参与群众达200余人次,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严阵以待,强化应急值守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乡应急办、各村(社区)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响应。储备编织袋200个、铁锹20把、雨衣雨靴50件、手电筒20个等应急物资,组建了1支由基层民兵、党员干部构成的应急抢险队伍,共60人,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同时,与乡卫生院、曾家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预警—响应—处置”各环节衔接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