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元市朝天区李家镇,广袤山川与田园村落间,女性力量熠熠生辉。从农家小院到特色民宿,从田间地头到电商直播间,全镇近300家民宿构成的文旅矩阵,以年均7.2%的收入增速持续激活乡村经济。在这场产业蝶变中,李家镇的妇女们以坚韧与智慧站在文旅发展前沿,真正撑起“半边天”,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农家小院“掌勺人” 烹出地道乡村味
走进李家镇永乐村,“蒋艳农家乐”的招牌格外醒目。51岁的蒋艳曾是村里的普通家庭妇女,随着李家镇全域旅游兴起,她依托好友杨建华地道的“曾家山八大碗”厨艺,合作把自家农房改造成农家乐。从最初的3张餐桌,到如今可容纳90人同时就餐的庭院,蒋艳不仅实现了自主创业,还带动周边4名妇女就业,如今她还兼任村里的常职干部。她不断创新,将玉米馍馍、浆水菜等农家美食打造成游客必点的“网红菜”。“以前靠种地一年收入不到2万,现在旺季一天流水就能破千!”蒋艳笑着说。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已有57户留守妇女成功创业,用各自的“看家本领”形成“一院一品”的农家餐饮集群,让游客品尝到最地道的乡村味道。
民宿服务主力军 打造温馨“诗与远方”
“天天见山”民宿主理人园园,是土生土长的山里姑娘,为圆心中梦想回到家乡,为游客打造了一个精致、温馨又浪漫的山间花园之家。民宿不仅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与轻奢用品,还将山野食材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美学餐厅,让游客在品味美食时,感受曾家山的烟火故事,成为当代年轻人争相追捧的“松弛感”宝藏民宿。携程用户评价道:“园园是个有诗意、有情感的老板,民宿环境没的说,真的很舒适,同行的朋友们都觉得物超所值”网友“可爱河畔大胃王李欣怡”写到:“精致的西式早餐、美味的下午茶,在花园凉亭中,或是繁花掩映下,都能让人尽享生活的惬意与悠然。每一口都是品质,每一刻都是享受。”
晨光漫过望远山巅时,李家镇永乐村27岁的李艳端着刚蒸好的核桃馍,穿过“岭下云间”民宿的雕花木门,檐角铜铃与游客的欢声笑语撞个满怀。谁能想到,这座精致的二层小楼,五年前还只是座漏雨的土坯房;如今把生意操持得风生水起的灵透女主人,昔日还是被精准识别的“贫困户”。转机始于2023年,当地党委、政府瞄准望远山冰雪资源优势,全力开发望远山滑雪场项目,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修建了通达的沥青旅游公路。李艳敏锐地嗅到商机,去银行贷款拆了摇摇欲坠的土墙,将老屋改造成两层砖木结构的民宿。如今,10间客房的智能门锁记录着2000多条入住记录,小红书账号里2000多张照片,定格着云海、雪凇、美食和游客的笑脸。
“乡土网红”直播带货 拓宽农旅新销路
大学毕业后,向桂蓉回到家乡李家镇水观村创业。网名为“瘦瘦”的她,起初通过短视频记录家乡美食美景、分享乡村生活,一条偶然的抖音视频意外走红,收获了一批粉丝。于是,她开始摸索通过互联网销售家乡土特产。在区、镇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向桂蓉多次参加电商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媒体创作与直播能力。2022年,她成立朝天区柿子红了土特产工作室,主要从事电商直播和农产品销售业务,业务覆盖10余个乡镇。截至目前,已销售农产品10万余单,销售额达500余万元。向桂蓉不仅直播带货,还积极拍摄制作短视频宣传家乡风土人情和特色农产品。她的视频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田间劳作的场景,也有村民朴实的生活画面,既让网友感受到朝天的独特魅力,也为当地农产品打开了广阔市场。
如今,李家镇妇女就业创业占比达62%,近300家民宿中32%由妇女主理,其中“天天见山”“忆山野”“畔云简舍”等中高端民宿就有8家;1200多个文旅就业岗位中,保洁、管家、主厨等岗位的妇女占比更是达到93%。乘着曾家山康养旅游发展的东风,她们纷纷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传统产业迈向文旅新赛道。她们的故事,写在账本的增收数字里,刻在游客的留言本上,更融在望远山的云海间。她们用勤劳与智慧将家乡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曾经被大山阻隔的目光,如今正望向更辽阔的天地,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绣出属于自己的璀璨晨光。(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