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学划分网格,构建全域覆盖体系。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方便管理”原则,综合考虑地域布局、人口密度、管理难度等因素,将全镇合理划分为37个基础网格,确保网格边界清晰、责任明确,实现管理服务空间无盲区。
二是配强网格力量,明确职责任务清单。整合现有资源,组建以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为骨干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明确网格员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服务、风险排查等主要职责,建立权责清晰的工作清单,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有其责”。
三是健全运行机制,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建立健全信息采集上报、事件分流处置、工作协调联动、考核评价运用等运行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确保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快速响应、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安全隐患动态排查,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乡镇)”的良性治理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