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切实保障公民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等文化权利,大力提高文化惠民质量。
完善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均建成国家三级馆,青少年活动中心、6个社区书屋、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14个农家书屋均已对外免费开放。建设完成5个文化活动广场,景区书吧2个,新建4个“农民工文化驿站”,“留守学生(儿童)文化之家”4个,为农民工及留守学生(儿童)提供了各种免费“文化套餐”。集中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建设,已覆盖全区8%以上。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惠民效果显著增强。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坚持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文化服务,年均开展送文化下基层80场次,送电影2600余场次,送图书8000余册;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加强对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创作了《把耳朵叫醒》、小品《我要带孙子》《接学生》《为孙儿》、歌曲《朝天放歌》《大山儿女》、散文诗《麦子熟了》《母亲节》等一批原创味浓的文艺精品;精心实施文化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文化大讲堂”、“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机关”等系列活动,坚持基层“种文化”,建设百姓“大舞台”;提高广播电视服务,采取有线、无线、直播卫星三种覆盖方式,让全区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100%,电视覆盖85%以上,本地节目覆盖达到80%以上。文化服务范围更广泛,文化产品更精致,群众文化生活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