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发布的四川县级综合传播力指数中,朝天区赞同度排名全省第二、绩效评估全省第三。
其背后,有朝天融媒(到10月中旬,抖音号粉丝量28万,阅读数4.5亿;爱朝天手机客户端注册用户2.6万人……)强有力的宣传舆论支撑。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朝天融媒抖音号、“爱朝天”APP仅上线5个多月,支撑其运行的朝天区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才10个多月。
地处川陕结合部的朝天区,人口仅21万,凭啥跑出县级融媒“加速度”?
市委常委、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说,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部署中,朝天区立足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实际,坚持走高效、务实、创新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积极开展朝天融媒建设运营实践,不断提高了县域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平台整合显相融打造舆论宣传主阵地
2019年12月30日,朝天区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
此前,朝天区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融媒体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按“区委统一谋划部署,宣传部门具体抓建,相关单位积极参与”方式,全力打造舆论宣传主阵地。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相加!”在朝天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章看来,“要把‘相加’变成‘相融’,必须要实现架构、流程、平台等环节深度融合,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基于此,朝天区整合原区网络宣传和管理中心、区广播电视台、《广元日报》驻朝天记者站,成立朝天区融媒体中心(系区委直属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区委宣传部领导和管理),设总编室、新闻股等8个股室,租用1000平方米房屋新建指挥中心、演播室等功能用房,制定采访报题、监督执纪等20余项制度,打造出集报纸、电视、广播、网站、两微一端、官方抖音号和广元电台朝天专区的“8+1”融媒体矩阵,分众化、互动式传播朝天声音、展示朝天形象。
活力聚合抓互“熔”营造干事创业好环境
小区能办大事,小区也能快发展!
去年以来,朝天区立足构建大宣传格局,出台“加强新闻宣传工作10条措施”,制定《朝天区新闻宣传管理办法》《朝天区新闻通讯员管理办法》,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新闻宣传队伍。
在朝天区融媒体中心51名职工中,有中共党员18名,平均年龄33岁;16个专业技术岗位中,新闻记者、电视工程等14人。
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朝天区融媒体中心全面运行,不仅让“加强新闻宣传工作10条措施”等得以有效落实落地,还提高了新闻宣传从业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目前,朝天区以融媒体中心为支撑,在新闻采编整合、内容生产统筹等方面,真正实现了及时发布权威新闻资讯、便捷提供网络政务服务、适时查询民生服务信息。
其中,由朝天融媒策划推出的“脱贫印迹”“村有多美”“我晒我村”“图说贫困村”,运用视频、图片等宣传作品全方位展示了该区64个贫困村的新面貌。
在凝聚战“疫”力量中,朝天融媒建立起“一套宣传体系,拓宽‘借力主平台发声、搭建大矩阵传播、强化多层级推送’三大传播渠道,突显速度快、内容全、形式新、传播广、效果好五项宣传优势”,让知客《防疫顺口溜》等好做法、好经验全市推广……
功能集合促共荣建设文旅兴区新窗口
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对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作出部署,要求强化媒体与受众连接。
而在全面运行后,朝天区融媒已探索建立了“新闻+”“政务+”“服务+”“社交+”等体系,让引导和服务群众能力逐渐彰显。
——做靓“新闻+”,当好政策宣讲“轻骑兵”。坚持宣传口径上始终与区委保持高度一致,把镜头对准经济社会建设一线,做到引导舆论、营造氛围、造足声势。
——做细“政务+”,绘制社情民意“晴雨表”。及时发布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政务信息,运用书记、区长信箱收集社情民意、民生诉求,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映处置机制。
——做实“服务+”,搭建便民服务“新端口”。在“爱朝天”APP接入水电气网等缴费、便民电话等,通过平台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商务、会展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为民服务。
——做活“社交+”,点亮无线沟通“朋友圈”。开通“朝天圈”“朝天商圈”等互动平台,提高群众参与度,让人人都是宣传员、监督员,人人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
朝天区融媒体中心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在朝天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他们严格落实采编和经营两分开,组建广元融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解决融媒体中心人才问题,同时根据“文旅兴区”部署,探索拓展电子商务、平面广告业务,逐步增强造血功能。
(黄凤来 记者 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