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清 袁馗斌
10月26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中子铺细石器学术研讨会在我区召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主持会议,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牟锦德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蔡邦银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专家教授开展学术研讨。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剑波,区政府副区长孙玉娟,区政协副主席赵清玲参加会议。

据了解,中子铺遗址是四川盆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是四川境内发现的文化特征突出、遗物最为丰富的一处细石器遗址,也是黄河以南仅有的一处最好的细石器遗址,中子铺细石器标本的出土,填补了中国南部无细石器文化的空白,为研究中国南部的细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指出,对中子铺遗址进行学术研讨,是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四川文物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他要求,相关部门要落实专门的工作团队,尽快启动遗址周边文物考古调查,加强学术研究,切实强化中子铺遗址考古支撑,不断丰富提升巴蜀文化内涵和底蕴,努力在寻根溯源中更好发展细石器文化、传承古蜀文明;要强化遗址周边环境保护治理,切实把遗址保护好、利用好;要加快推进遗址文化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建设,力争高水平建成第一个全国细石器文化展示和交流中心,做靓中子铺细石器文化名片,更好发挥其独特的社会效益。
蔡邦银代表区委、区政府向研讨会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朝天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朝天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按照“六个一”整体构思,先后多次邀请地质、考古专家实地踏勘、开展研究,在学术定位、遗址保护、项目支持、展陈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正加快建设细石器文化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努力建成学术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考古体验基地。他希望,通过本次学术研讨会为中子铺细石器文化保护和开发提供更多专业意见。
会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专家教授分别就中子铺考古发掘、中子铺细石器工业与西南山地新石器细石叶技术传统体系源流、中子铺遗址与四川手工业考古、中子铺遗址公园建设、中子铺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研讨。
会议还对中子铺细石器研究中心进行授牌、向朝天区文物保护专家颁发了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