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扎实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让办事群众“宾至如归”
11月19日,朝天镇明月路社区服务大厅,音乐舒缓轻柔,各色绿植花卉生机盎然。
在大厅的中央,两张长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台电脑,几位办事群众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报相关材料。看着办事群众与工作人员和谐有序的场面,很难想像,这里也曾有过“高柜台、小窗口、办事排队满楼走”的景象。
“亲民化改造就是要去行政化、去形式化,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让办事的群众有宾至如归的温馨感。”朝天镇党委委员、明月路社区党委书记胡廷波介绍说,改造后的服务大厅实现了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置更完备、环境氛围更温馨、载体活动更丰富、服务提供更贴心。
据了解,朝天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中,通过去柜台,实行“4+N”功能设置,即在设置便民服务区、集中活动区、社会共建区、休闲生活区4个基本功能区的基础上,设置了无障碍设施以及服务引导区、办事等候区等区域,并增设党员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社工实训基地等,从而实现了教育培训、舞蹈训练、乐器排练等功能叠加,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多样化、亲民化。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11月20日,社区居民赵云义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一键拍照、调出户籍网进行身份核实并扫描身份证、打开表格进行社保登记、微信扫描二维码支付费用,不到5分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赵云义就完成了社保卡补办全部流程。
亲民改造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一次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推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将群众办事集中的业务整合,打造亲民、开放、互动‘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缴费等各类政务代办服务‘一窗式’办理。目前,朝天区1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代办点全面开展规范化建设,推动社区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朝天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通过设置“红心驿站”,大力开展以先锋代办、政策咨询、关爱救助、心愿收集、志愿服务五项基本服务事项,并结合实际拓展其他服务事项,免费向社会开放,为周边环卫工人、农民工、快递人员等户外劳动者营造一个“冬有热水、夏有阴凉、累可歇脚、自助热饭、手机充电、遮风避雨”的暖心港湾。
设置“红心驿站”整合各方资源,优化电子阅览室5处,图书室藏书达1万余册,有效满足群众阅览需求;设置流动党员之家、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每季度定期举办健康、法制等各类小讲堂。
据了解,目前,朝天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已完成73%,辐射人口达4万多人,已成为了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通讯员 贾素花 张敏 实习生 戚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