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千里嘉陵第一漂

时间:2020年12月07日 17:19   来源:四川在线   阅读:

 

“千里嘉陵江第一漂”路书。

10月27日,漂流队员沿江而下,一路乘风破浪。

10月26日,队员们漂流在嘉陵江广元境内河面上。

10月26日,一名漂流队员陷进了淤泥里。

10月30日,漂流队穿过南充市顺庆区境内的达成铁路桥。

12月3日,在四川省科学考察与探险协会,科考队员们梳理科考与人文报告。

10月29日,在嘉陵江阆中境内,队员们扛着双桨船上岸。

11月3日,漂流队员们顺利抵达重庆市朝天门。

“上游河谷狭窄,水流湍急;中游河床平缓,水面宽阔,河曲发育;下游河道流向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相交,形成著名的‘小三峡’,峡谷陡峻,阶地河滩相间……”12月3日,在四川省科学考察与探险协会办公室,科考队员在嘉陵江漂流后对沿线科考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形成上万字的科研报告,并着手进行嘉陵江详细的人文专题报告,为嘉陵江沿线城市的发展提供智力参考。

广元市朝天区是嘉陵江四川段的北部起点,重庆朝天门是嘉陵江进入长江的交汇点,自古就有“一条嘉陵江,两头都‘朝天’”的说法。10月26日,3艘载着25名专业漂流队员的漂流艇从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北码头下水,正式开启“千里嘉陵第一漂”。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18岁的队员们沿江而下,一路乘风破浪,途经广元、南充、广安、合川等川渝多个城市,历时9天全程841.8公里的漂流,于11月3日顺利到达重庆市朝天门,完成了嘉陵江历史上首次开展的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活动。

“我们每人每天要划桨一至两次。”漂流队员杨勇是1986年长江漂流和雅鲁藏布江漂流的亲历者,这次嘉陵江漂流多以河弯曲流为主,高强度划桨给每位队员都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嘉陵江首漂,对我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而对队伍里的年轻人来说,属于人生的首漂,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66岁的船长李宏坦言,“刚开始时,大家会出现桨打架,通过前两日的磨合,大家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担任漂流队队长的刘文泉告诉记者,“1986年长江漂流是中国户外运动的里程碑,今天的嘉陵江首漂,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文旅资源开发相结合。嘉陵江沿岸各地禁渔禁捕措施、渔业生态修复保护对嘉陵江鱼类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漂流队员在漂流中发现沿江中游地区两岸地质大部分为红色泥岩、砂岩,土质疏松,恶劣天气容易发生滑坡、垮塌等自然灾害,对植被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沿江两岸的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嘉陵江中游河床平缓,水面宽阔,河曲发育,漂流中我们发现沿岸众多古城镇都建在太极状曲流之上。”四川省科学考察与探险协会会长刘立认为嘉陵江流域沿线生态和文旅资源丰厚,这次漂流梳理的人文专题报告可以更好地助推“嘉陵江文化旅游产业带”和“嘉陵江绿色经济走廊”的形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向雨 摄影报道

上一条:区安委会2020年第四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召开
下一条:为乡亲们蹚出一条致富路——记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蔺丽苹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