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旭
自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朝天区以全域旅游为统揽,举全区之力,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力度,内外兼修,助推文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该区累计接待游客779.36万人次,旅游收入53.31亿元,带动了7万余人参与旅游产业。
内修服务提供优质旅游体验
“不枉到此一游啊!我不仅了解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体验了周到的服务。”6月2日,到朝天区明月峡旅游的巴中游客罗婷对景区配套的AAA级智慧旅游厕所赞叹不已,“家庭厕所、智能感应、赏心悦目的绿植和装饰,还配备了书吧、电视机、WiFi网络,简直是一种享受。”

游客正通过智能服务终端进行查询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朝天区建成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了行业监管、产业数据统计分析、应急指挥等多平台合一;在游客中心、集散中心、主要旅游咨询站(点)等安装旅游智能服务终端机,全面展示朝天文化旅游形象;设计制作朝天智慧旅游地图,开发“云游朝天”智能服务小程序,实现自助旅游者在线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一键报警和分享评价等功能;AAAA级旅游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等智能服务全覆盖;游客集中场所实现了通信信号、视频监控、无线WiFi全覆盖。
要让游客安心舒心,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养和业务能力也十分重要。今年以来,朝天区积极组织开展了以客房基本礼仪、餐饮服务知识、食品卫生安全常识等方面为重点的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目前,已组织开展全域旅游就业培训1800余人,创业培训81人。

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朝天区还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部门联合执法监管制度和旅游行业“红黑榜”,常态化开展“春雷行动”等各类执法活动;建立旅游志愿者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讲解、导游、综合服务等志愿服务;成立景区应急救援队,定期举行消防安全、特殊事件处置、医疗救援等演练;健全“线上线下”投诉处理机制,实现涉旅投诉处理满意率100%。
外强品质 打造特色旅游项目
朝天区丽质天生,无数游客“一见钟情”。然而,如何才能让游客“再见倾心”?打造精品景区、持续优化核心产品,是朝天区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独具匠心的“巧手”装扮下,朝天区旅游景区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方游客:明月峡景区新建成的特色酒肆和望江茶歇,龙门阁景区的小吃一条街以及雪溪洞夜游项目,曾家山景区川洞庵新开发的地下溶洞,岭上荷塘景区集七彩滑道、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等为一体的岭上运动中心……
“在朝天旅游,不仅耍的项目多,而且基础设施还十分完善。”6月1日,来自成都的游客裴玉娇对朝天的旅游项目品质十分满意,“我很多年前来过朝天,前后对比,发展变化真大,尤其是景区的道路,现在是四通八达,旅游十分方便。”
“重视景区,不唯景区。”近年来,朝天区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定位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目标,基础配套设施可谓日新月异。目前,中心城区至各AAAA级景区通景公路均达到三级及以上道路;建成了蜀栈嘉陵风景道、27公里的嘉陵绿道、5.5公里的城市休闲绿道;建成了2个集散中心、开通了城市观光巴士线路2条、旅游专线9条;配套建设3个公路服务区和驿站。

AAA级旅游厕所内景
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过程中,朝天区还以旅游厕所革命作为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推进旅游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促进服务升级,打造全域旅游、品质旅游、绿色旅游新格局。目前,新改建旅游厕所75座,实现了旅游区车行25分钟旅游厕所全覆盖。
做精产品、做美环境、做优服务,栈道之都,养生朝天,以文旅为笔,绘就了全域旅游新图景,也让广大游客在全域旅游新格局中,畅享到更多的“绿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