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大滩镇强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间:2021年06月15日 17:43   来源:广元日报   阅读:

闪亮答卷映照初心

自然村安置点

天麻养殖专业户

蚕桑园养殖专业户

村史馆

食用菌产业

夏日收割忙

峡谷溪水潺潺

八庙沟水电站开发建设

发展示范区开工建设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今年火龙果长势很好,看来又是个丰收年。”近段时间以来,朝天区大滩镇横梁村党支部书记赵全刚逢人就说起村里的火龙果产业。

“能在我们横梁村种出火龙果是件了不起的事。”赵全刚说,自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佳旭农场的火龙果“嫁”到横梁村后,这里的村民就像守着“金矿”一样守着这50亩地,时时关心长势。

“滩大不养鱼,山高跌死鸡。”大滩镇是朝天区条件最差的乡镇之一。横梁村地处大滩镇的深山里,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产量低且品质不高,群众致富增收难。如何才能让横梁村有自己的产业?

经过多番考察,大滩镇党委政府引进了路桥区金清镇佳旭农场的火龙果种植技术,通过发展火龙果产业,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满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务工需求。

火龙果产业的红火是大滩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环境,持续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画中大滩”,不断提高镇村治理水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履行使命担当

近年来,大滩镇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进各项事业高效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争当高质量跨越发展排头兵。

“我是共产党员,让我来!”这是大滩社区党委书记侯良志常放在嘴边的话。2020年8月,朝天区境内突降暴雨,雨情、汛情、险情频传,严重威胁沿江特别是大滩场镇群众生命安全。侯良志带头值班值守,成立了由自己担任指挥长的抗洪抢险指挥部,第一时间建立起防汛抗洪的坚强堡垒……一个个党员先锋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全力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滩镇以“心系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为主线,按照“把问需于民工作抓细抓小、把服务为民工作抓紧抓实、把永久惠民工作抓常抓长”三步走工作思路,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创新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功组织召开党建引领边际基层治理联席工作会议,与陕西省宁强县燕子砭镇、安乐河镇成立“大滩-燕子砭-安乐河”边际基层治理联合委员会,签署缔结友好乡镇协议。毗邻村成立边际基层治理联合支部委员会。启动实施“堡垒共筑”“产业共抓”“人才共训”“基础共建”“群众共育”“信息共享”六大行动,不断提升川陕边际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依托捍红村产业基地,以“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员+群众”模式,着力打造“大滩镇-安乐河镇”食用菌产业示范带,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捍红村的食用菌、文安村的蚕桑、柏杨村的油牡丹……如今,在大滩镇,各个村、社区都在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诗人刘禹锡如此赞美牡丹。如今,牡丹成为了大滩镇韩家村群众的“致富花”。

蓝天丽日下,40余亩油用牡丹竞相开放,朵朵牡丹在青翠欲滴的枝叶映衬下尽显华贵雍容。踏春的游人闻香而来,或俯身欣赏,或拍照留念,他们徜徉在花的海洋中,领略“国色天香”的迷人风采。

近年来,大滩镇紧紧围绕区委确定的关于建设“生态环境涵养区、绿色发展示范镇”的发展定位,坚持党委“1157”发展总体思路,以食用菌、核桃、蚕桑、畜牧、笋用竹、水产六大产业示范带为支撑,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各类产业园(基地)26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措并举做活产业文章,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持续稳定增收的好路子。

6年来,辖区肉牛、肉羊、生猪等传统养殖产业持续增收,新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万余头;建成蚕桑产业园2个,养蚕约2000张;建成核桃产业基地7个,年产核桃达4600吨;大力发展天麻,建成天麻产业片2个;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建成食用菌基地5个,发展袋料香菇1200余万袋、椴木木耳170余万椴、其他菌类约130亩;魔芋、小水果、冷水鱼养殖产业等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镇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群众产业收入稳步提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该镇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三个“着力”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着力发展活力强劲的合作社。强力推进“一领办三参与”的模式,推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以“一村一基地”为重点,采取支部创实体的方式,明确镇挂村责任人牵头督促指导村推进产业基地。同时把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创建纳入村干部考核内容,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

着力推进产业的“组合效应”。大力建设各类产业基地,在全乡上下形成“组合效应”。

着力激发产业的持续动力。要发展产业,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人。抓好人才建设,特别是要培养一支稳定的产业人才队伍,才能有持续的动力。为组建乡村振兴“生力军”,该乡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和优秀创业青年中,选择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人员作为村级后备力量,每村至少3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品质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让文化兴盛与乡村振兴同行

古栈、古渡、古驿、古墓、古寺、古祠、古匾、古器、古籍、古树,这是大滩镇新生村的“十古”文化元素,村史馆图文并茂地尽数罗列。正如大门楹联所述:“古驿乾坤大,新生气象和”,或许这就是新生村高质量脱贫的文化基因和内生动力。

朝天区大滩镇是四川的北大门,秦蜀古道咽喉锁钥,嘉陵江水路入川的观音阁古栈道、第一驿九井古驿、第一渡大滩古渡,以及宋淳熙年间利州提刑张曩容开凿九井驿三巨石疏通河道的渔郎阁等,均位于此段,可谓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大滩镇坚持乡村振兴与文化兴盛同行,不断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走出了拥有特色的文化振兴路子。

保护好辖区内文化遗产。对辖区内所有文保单位和古建筑古遗址落实专人保护,预防和杜绝文物古建安全事故发生;对镇域文化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将本土独特文化魅力资源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和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普及,增加文化自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新春晚会、冬季农民运动会、楹联书画现场会等富有活力的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整理好辖区乡村文化资料。把老林湾神龛的清代高超木雕工艺、赖氏三代人兴衰传奇故事、嘉陵渔业美景、太白滩船泊文化等收集归档,分析利用,转化为文化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参考国家AAA级景区蚕宝园的建设模式,重点突出六大支柱产业,打造食用菌、火龙果、笋用竹等一批生态农业体验园和研学“一体化”实践教育基地。

大滩镇作为我市最北端的川陕毗邻乡镇,跑出了骄人的“大滩速度”。

打造“生态环境涵养区绿色发展示范镇”

绿色是大滩最大的特色和优势,生态资源是天然的致富源泉。如今,大滩民族文化特色已彰显。八庙沟水电站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嘉陵江流域转型发展示范区开工建设……

该镇统筹推进“一心两翼、一轴多支、三区协同”建设,即以大滩集镇为中心,以原文安乡、柏杨乡为东西两翼,以嘉陵江流域为发展轴线,以支流为发展支线;实现高山区、半山区、河谷区协同发展,建设嘉陵江流域大滩镇转型发展示范区……

“仅仅脱贫不是我们的目标,实现乡村振兴、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大滩镇党委书记蒲玉斌说道。他说,“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把大滩建设成为嘉陵江上游、秦岭大巴山南麓、川陕结合部的朝天区生态环境涵养区、绿色发展示范镇,让大滩成为朝天区生态涵养、绿色发展的‘样板’。”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在未来的征程中,大滩镇将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跟踪帮扶、涉贫乡村特色产业、扶贫车间扶持、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大重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同时,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综治维稳、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问题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用心解决好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努力践行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本报记者杨建坤刘慷

上一条: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下一条:文旅项目助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