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消息(杨鸿波 刘旭 刘坤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月18日至10月22日,广元市朝天区2021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跨越千里,赴浙江大学学习充电。此次培训旨在近距离学习浙江精神和宝贵经验,提升朝天区中青年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跨越千里东部“取经”,学习提能收获满满。一周时间来,来自全区的54名学员,带着求是求实求知的强烈渴望走进课堂,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使大家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课堂教学:深学细悟收获满满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的教室里,一堂堂精彩的课程、一次次生动的讲解、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吸引了来自朝天区的中青年干部。课堂上,掌声此起彼伏,干货满满,学员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缄默不语,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埋头记录,学习内容引人入胜,学习气氛空前高涨。
在《落实“两山”理念,党建引领建设美丽乡村》课堂上,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刘宏伟说,浙江省是全国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说起绿色发展,朝天区优势明显。近年来,该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牵动”战略,森林覆盖率达65.9%,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以上。“这堂课,对于我们而言,十分切合实际,让我们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员仇波说。
为了让学员们听得懂、能受益、可借鉴,此次培训班突出“专题式”“菜单式”教学。8场课堂教学都是学员们所想、所需、所盼的,是全面、系统头脑风暴。课程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法治思维培养与廉政风险防范等,主讲老师主要由浙江大学本校教授和行业专家担任。
“每一堂课,我都听得十分认真,生怕错过精彩的讲解。”翻开学员吴忠林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笔记和心得体会。学习期间,所有学员像吴忠林一样,认真聆听授课、积极思考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浙江人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值得好好学习、借鉴。回到朝天,将利用自己所学,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繁荣和谐现代化新朝天贡献力量。

现场教学:身临其境充电赋能
青山伴秀水,林田变景区;生态河道水清岸绿,乡间小路干净畅通;老房子变成了怀旧风的新民宿,老百姓享受着青山绿水下的生态福利……10月19日,全体学员来到湖州市德清县瘐村和劳岭村,美丽乡村和秀美城镇散落在山水之间,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多年来,“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德清,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打造“全域美丽、城乡一体、乡风文明、生活美好”的美丽乡村升级版,不断推进农业增绿、农村增美、农民增收,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富有德清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此次课程安排最大的特点是课堂讲什么,现场就看什么。“开课第一天,就聆听了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沈伟桥讲的《从乡村视角看浙江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实践》,在随后的现场教学中更是深切感受了浙江乡村振兴中抢抓发展机遇之快、敢为人先气魄之大的态势。”来自基层的学员李小平说。
一路车程,转辗到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白墙黛瓦的村居掩映在树丛之中,构成一幅现代乡村的美丽图景,学员们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一路探索他们乡村振兴之道,特别是他们如何盘活村集体和村民资源资本发展产业,实现双受益,再以村集体经济反哺支撑人居环境建设的做法深受触动。
“感受颇深呀!回去后不仅要及时传递所见所闻所感,提供启迪,更是要认真思考如何以浙江经验为指导,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探索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学员杨明春是来自朝天区云雾山镇的一名干部,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党建工作等格外感兴趣。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短短一周的学习,学员们看到的是蒸蒸日上的发展氛围,听到的是敢为人先的发展担当,收获的是振兴崛起的发展启示。此次培训,让全体学员既开拓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既看到了差距,也学到了经验;既坚定了自信,又提振了精神,大家深感这是一次清新之旅、解惑之旅、启迪之旅,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所思所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苦干实干加油干,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抱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