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金鹭 王超

老旧小区装上了智能大门
“我家房顶一下雨就漏,今年老旧小区改造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解决了,再也没有臭味了。”“巷子拐弯的地方都安装了路灯,一到晚上亮堂的很。”……
11月12日,天气晴好,朝天区景家坝小区的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久违的阳光。当谈论起小区由新至旧再到换新颜,大家无不自豪地说,“小区改造后,回到家的我们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走出小区也倍有面子。”

老旧小区新装上了健身器材
50岁的权秀英是景家坝小区的老住户,听说记者来了解老旧小区改造的事儿,她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我在这儿住了十几年了,以前路面坑坑洼洼,三轮车开在上面颠的老高,现在路面硬化了,增添了健身器材,还安装了路灯和监控,生活环境好太多了,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感谢党、感谢政府!”
景家坝老旧小区改造是朝天区“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缩影。据了解,景家坝周边小区均是2000年以前建成,共有25栋楼,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小区逐渐出现污水管道堵塞、屋顶漏水、路面坑洼、车辆乱停放、绿化缺失等诸多问题。

老旧小区新粉刷的步行楼梯就像一幅画
“确保居住安全、完善居住功能。”改造施工设计前,朝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群众诉求、专业勘察,整体性规划老旧小区改造时序,差异性定制个体改造方案,确保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改造中,朝天区投入2000多万元,利用10个多月时间对景家坝小区进行了基础、完善、提升等三大类涉及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屋顶防水、小区停车位重新规划等多项改造。
记者看到,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路面平整,小区环境绿化美化完成,健身器材种类齐全,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停车位规划有序……小区社区功能、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的极大改善,赢得了居民们的一片赞誉之声。
居民们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成为衡量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效的标尺。“老旧小区改造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区档案馆对面小区的赵秀华阿姨高兴地告诉记者,她们小区虽然只有两栋楼,这次也安装了智能防盗门,安全又美观,小区楼下还增添了许多的健身器材,不用走几十分钟去广场,楼下就可以锻炼身体。

正在建设中的景家坝邻里中心
不仅注重外观环境“面子”,更用心做好解除烦恼的“里子”。为了提升老旧小区的管理水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筛选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老旧小区,招标选聘物业企业,为小区专业提供日常管理、卫生清理、垃圾清运等服务,同时指导无法进行物业管理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轮流当门卫、众筹做卫生等方式实现自治。目前,已有1个老旧小区聘请1家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服务,2个居民住宅小区实行业主自治。
“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小区外围街区整治结合推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签订垃圾分类管理监督倡议书等方式,引导群众转变垃圾随意堆积、乱扔乱放等“脏乱差”陋习。同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墙体非法广告、街区车辆抛洒、底商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整治,推动老旧小区安全有序、整洁美观。
围绕百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造成果,惠民生暖民心。朝天区立足于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聚全力,补短板,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改造工程。据统计,目前,全区摸排涉改老旧小区52个,建筑面积26.48万余平,完成改造20个、4.59万余平,惠及居民6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