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肉牛羊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年11月15日 09:15   来源:区委宣传部   阅读:

全区培育出年出栏肉牛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7个,5—100头适度规模养殖户36个,5头以下散养户3278个;

全区共有年出栏肉羊3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12个,30—300只适度规模养殖户82个,30只以下散养户3286个;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展示着肉牛羊产业在广元朝天区这片热土上的蓬勃兴旺,也展现了近年来朝天区立足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肉牛羊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适度规模的重要转变。

规模养殖 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如何破解“用于规模化养殖的土地较少,产业投资大、回本周期较长”等产业发展瓶颈,实现牛羊肉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朝天区大力推进肉牛羊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相继引入、培育了广元市朝天区三合创业家庭农场、广元毅和源种养殖家庭农场等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农户”“农场+农户”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整合分散和闲置林地,改变农民“单兵作战”传统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共同壮大肉牛羊产业。

“哞、哞、哞……”每天清晨,位于羊木镇关口村的三合创业家庭农场,都会有此起彼伏的牛叫声打破乡村的宁静。今年,该养殖场初见收益,出栏肉牛64头,产值达150万元。

“我们养殖的主要是西门塔尔、安格斯两种肉牛,现存栏有肉牛60多头。”农场负责人冯奎告诉记者,该肉牛养殖场占地面积4000平方,现有圈舍2400平方,能容纳肉牛400余头。

“我们采取‘企业+农户’发展模式让当地群众参与到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直接聘用当地群众务工,解决大家就业问题。”冯奎说,目前农场正在扩大养殖规模,预计到2023年,该农场年可出栏肉牛200头以上,产值达450万元以上。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农场需要聘用的养牛工人以及割草工人会越来越多,可解决20余名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

与羊木镇相邻的朝天镇提出了“发展肉牛羊产业 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回引了返乡创业青年权友文在家乡朝天镇将军村创立了广元毅和源种养殖家庭农场。该农场现有肉牛88头,肉羊240头。今年预计出栏肉牛20头、肉羊80只,收益达50万元以上。

“散养农户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免费在农场借母牛和母羊养殖产仔,发展肉牛羊,再由农场按市场价格订单回收。”权友文说,该农场采取“农场+农户”发展模式,不仅让农场得以壮大,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肉牛羊产业。目前农场正在扩建,预计至2025年,该农场可带动肉牛羊养殖户200户,实现年出栏肉牛300头以上,肉羊1000只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000万以上。

种植牧草 形成种养循环产业闭环

近日,记者在羊木镇新山村看到,400余亩的种植牧草在微风中摇曳,四川那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饲料加工基地内铡刀机轰鸣,一棵棵青草被铡成碎块,经过压缩制成了青储包,存放在大棚内。

草料是发展肉牛羊产业的关键之一,近年来,朝天区探索形成“草料种植+养殖+饲料加工”为主的种养循环的产业闭环,解决了草料来源问题。

四川那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羊木镇新山村流转土地400余亩,在朝天镇双坪村流转土地120亩,种植黄竹草、甜象草和饲用玉米等优质高产牧草,加工成青储草料,不仅解决了冬季牛羊草料匮乏的问题,而且还有效提高草料的利用率。

“青储草料技术是通过将新鲜收割青草切碎,用微生物进行厌氧发酵,在密闭的条件下制作饲料的一种技术,加工后的秸秆所含的粗纤维和蛋白是牛羊日常饲料配备的必需品之一。”该公司负责人李永安介绍。

据了解,截至目前,朝天区现种植优质牧草1.1万亩、饲用玉米6.8万亩,具有青储草料加工能力企业达5家。

“实施‘企带户养’工程,做大养殖规模;实施‘母畜增量’工程,保障养殖畜源;实施‘以草换肉’工程,保障饲料供应;实施‘延链补链’工程,提高产业效益;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夯实发展基础。”……近日,在朝天区召开的全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朝天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五年行动方案》出炉,下一步,该区将结合区情制定政策扶持措施,把肉牛羊产业培育成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动力。

鄢怀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

上一条:余飞宇调研城镇规划和交通建设
下一条:孔祥泉来我区督导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农业农村等重点工作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