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金鹭 谢 娟 卢永锋
“不用回陕西,在四川也能办理医保,简直太方便了!”12月29日,陕西省宁强县村民汪永贵笑容满面地走出朝天区中子镇便民服务中心,对该区打破“边界办理”的便民服务啧啧称赞。
朝天区毗邻陕西省汉中市、甘肃省陇南市,像汪永贵这样跨省务工或经商的情况较普遍。近年来,朝天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破地域界限,大力推动“边界办理”,推进便民服务事项“三化”,为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切实提升了广大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大力推动“边界办理”,实现便民服务事项全面下沉

“在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方便,不耽搁我干活挣钱,我特别满意。”汪永贵告诉记者,他长期在中子镇国际石材城务工,这次办理医保不用回陕西,不仅节约了两天时间,还省下了来回的车费。
据了解,为进一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朝天区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布局区政务服务大厅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2个、便民服务站13个、村便民服务室139个、便民服务点82个,确保实现“撤乡镇不撤窗口,减人员不减服务”的原则。
同时,打破地域界限,大力推行“跨省通办”,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同步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逐步纳入其他事项,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解决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实现了群众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目前,朝天区可在区、镇(乡)便民服务大厅办理企业开办、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50项跨省异地办理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户籍迁移、医保社保、公积金提取等151项高频事项“省内通办”;全面实现涉及人社、医保、民政等8个部门的34项“区内通办”事项。
事项进驻“三化”,为“边界办理”保驾护航

“人老了不中用了,连自己的养老保险都莫本事认证,还要你们上门来帮我办,真的谢谢你们……”近日,水磨沟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为王洪兰老人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生存认证。据了解,王洪兰户籍在陕西省宁强县,长期居住在嫁到水磨沟镇的女儿家中,老人腿脚不便,无法行走,她对水磨沟镇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的“上门帮办”、“异地通办”服务感到十分满意。
近年来,朝天区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统筹将行权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咨询服务事项等全部纳入政务服务机构集中受办,将“高频服务”“异地通办”等各项服务事项清单化;并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筛选群众办件量大的事项,对其要素逐一审查,各类乡镇便民服务办事指南规范化。
同时,以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三化”建设为契机,依托省“一体化”平台,推行线上线下通办、“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实现服务事项便利化,平台上下放至乡镇的政务服务事项均纳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实行受办分离。
据统计,事项进驻“三化”以来,朝天区政务服务大厅进驻部门32个,入驻依申请服务事项1252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入驻各类事项260项,制作高频事项办事指南26个,“一件事一次办”办事指南2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办事(代办)指南17个,特色服务事项水、电、工商办事指南10个;全区镇(乡)、村(社区)两级依申请的政务服务事项共办理9万余件,群众满意率100%。打破了“边界办理”难题,真正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