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推进检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深化检务公开的指示精神,朝天检察院以检务公开为契机,在辖区25个乡镇开展为期一月的检务公开集中宣传月活动,着力打造朝天“阳光检务”,不断满足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精心筹划部署,抽调“群众工作”精兵夯实活动基础
自检务公开在朝天试点以来,院党组高度重视检务公开工作,将深化检务公开作为推进检察工作实现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抓好落实。一是召开检务公开宣传月活动讨论会,细化落实检务公开宣传活动实施方案。二是抽调具有群众工作基础的干警带领年轻干警多岗锻炼。此次宣传活动,由案管部门牵头,各科室抽调部分年轻干警参与,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中去,为群众进行了涉农惠农法律政策的宣传讲解,进一步提升了青年干警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成立宣传活动办,明确职责分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检务公开宣传活动后,成立了以分管案管工作的副检察长为组长,下设联系协调组、宣传组、保障组的宣传活动办,由副检察长苟明刚统一指挥检务公开宣传月活动的开展。
营造宣传氛围,做好“提前预热”工作助推活动阵势
针对6月份全区各乡镇正值农忙时段,广大群众没有时间到乡镇场镇赶场的特殊情况,为让宣传活动真正走进群众,我院在营造活动声势氛围上下足功夫,不断扩大群众对检察职能职责的知晓面。一是提前预报宣传地点,活动结束配图同步上传。根据活动实施方案,本次宣传活动将在一个月时间内遍及辖区25个乡镇,活动小组根据活动时间安排,提前一天将宣传地点公布在门户网站和官方新浪微博上,供群众掌握了解宣传路线。活动结束后,立即同步上传活动信息和图片资料,为掀起宣传活动热潮做铺垫;二是及早联系乡镇预热,当地政府协助提前预报。充分利用当地乡镇广播及政府宣传专栏,在宣传活动开始前,联系乡镇政府开设检务公开预报专区,不仅广播上有声音,专栏上还有文字,让群众无死角地提前了解宣传活动时间和地点,便于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检务公开宣传活动中来;三是邀请当地媒体加入,全面掀起活动热潮。借助当地主流媒体的资源,通过在朝天电视台及时播报主要乡镇活动视频,并在晚间黄金时段,以滚动字幕的方式介绍检察机关的职能职责,并推荐出官方网站和新浪微博,在当地起到良好宣传效果。
丰富宣传模式,建立“检务联系站点”延伸活动触角
为避免宣传活动形式单一,我院创新活动方式,多措并举,确保宣传活动效果落到实处。一是定点和流动宣传相结合,实现宣传活动全覆盖。宣传小组在乡镇人流量相对集中的街道设置集中宣传点,向来往的群众介绍检察机关职能职责,并分发阳光检务卡和受理群众诉求,宣传干警在定点宣传基础上,走街串巷向群众分发宣传资料,宣讲职能职责,并邀请群众参与监督;二是开设宣传专场,培养基层干部宣传员。在羊木镇、花石乡、东溪河乡,开设乡镇及村干部宣传专场,在进行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的同时,介绍检务公开活动,将他们培养成当地的检务公开宣传员,充分利用他们的群众缘,将所学所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群众,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三是与禁毒宣传周、举报宣传周相结合,扩大了声势,丰富了内容。根据上级部署,自6月20日开始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主题进行为期一周的禁毒宣传和自6月23日开始以“依靠群众惩治职务犯罪,公开检务强化自身监督”为主题的举报宣传周活动,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共同开展宣传活动,取得了明显实效;四是建站设点,打造基层检务联系通道。为方便群众随时了解检务信息,熟悉检察职能职责,在基层检察联系点的基础上设立检务联系站点,开辟了群众了解检务公开的便捷通道,给群众及时有效掌握检务信息提供便利。
及时总结经验,搜集“反馈建议”助力活动稳步开展
为确保一个月遍及辖区25个乡镇的宣传取得实效,我院在宣传的同时,不断加以总结和创新,搜集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并及时作出调整。一是召开宣传小组每周总结会,总结经验查改不足。根据宣传活动的时间安排表和划片区宣传活动路线安排,宣传小组每周遍及辖区的一个片区乡镇,针对活动时间集中且涉及乡镇较多,宣传小组会根据一周宣传情况召开小组每周总结会,保证下周宣传活动更加有序开展;二是关注检察QQ好友申请,及时搜集群众的意见反馈。检察QQ好友申请消息会在每个乡镇宣传活动结束后有群众申请加入,QQ管理员会根据好友申请情况,询问对方所在乡镇,并征求对方对此次宣传活动的意见建议。一月的集中宣传活动,共搜集到检察QQ建议3条,均被采纳;三是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宣传,现场监督见证活动开展。检务公开集中宣传活动走进朝天镇时,宣传小组邀请两名人民监督员来到活动现场,监督见证了宣传干警开展活动,两名人民监督员受到宣传氛围感染后,主动向过往群众分发宣传资料,并充当起义务讲解员,介绍检察机关的职能职责。活动结束,宣传小组主动征求人民监督员意见,并将意见落实在下一次的宣传活动中,确保朝天检务公开集中宣传月活动稳步扎实开展。
自检务公开集中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共分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阳光检务卡近6000张,接收群众来访2000余人次,受理民生诉求50余件,对提升群众就检察工作的知晓度和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