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硬汉誓向贫山要出路
花甲之年,本该享天伦之乐,他却不辞辛劳,重返大山深处贫瘠的家乡创业,并在当地成为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3月31日,记者来到朝天区三滩村,在藤椒产业园里,见到了返乡创业的花甲硬汉赵清明。
贫苦锤炼出铮铮硬汉
60岁的赵清明,是朝天区朝天镇三滩村人。三滩村,山高坡陡水急,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年少时的赵清明,读书少,一直在家踏踏实实务农活,做家务。
十八岁那年,赵清明的父亲因故去世,姐姐也出嫁了,十口之家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到他和母亲肩上。
“母亲是老实厚道人,靠务农养家压力太大。在家里‘窝’了几年,我想自己必须出去做点什么,另谋生路!”赵清明说。
开加工坊、修水库、修地铁……回想起过去的苦日子,赵清明感慨万千,他最自豪地是自己有个好母亲。
“母亲84岁去世,是个普通农村妇女,她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教会我在外做事赚钱,首先要学会做人。”
从一穷二白的山里人,到如今家财过亿,他都牢记着母亲的叮嘱。
20岁时就外出奔“出路”,通过多年努力和打拼,赵清明公司在北京闯出了名堂,先后取得了“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奥运工程建设优秀农民工”等多项殊荣,并得到了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
“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特别是母亲从小教得好!”
在家乡四川,赵清明又荣获2009年“四川省第七届创业之星”和“朝天区优秀劳动者”称号。
硬汉赵清明长期在外,虽然每年回乡的时间不多,但家乡的贫瘠,仍是花甲之年的他牵挂于心的“大事”。
“看到一片片荒山和那些破旧的老房子,每次回去都想为老家做点什么!”赵清明说,自己多次向村里的党员表达了想法。
“因为我也是一个党员!”
硬汉回乡“改天换地”
三滩村支部书记王银兵得知情况后,多次主动和赵清明探讨回村投资事宜。
“通过朝天区供销联社推荐,他选择了藤椒种植项目。”王银兵说,赵清明选择回乡投资不是偶然。
“之前他还出资重修了村里的道路,前年3月,他被推荐成为组长,他说一定要让村里‘路畅、水旺、兴家园’,这个承诺正在兑现。”
赵清明家住三滩村10组,有55户200多人,因为远离中心城镇,加上道路陡峭不畅,有能耐的人都到山外买房置业,大部分田地都撂荒了。
“我想大伙再回村一起创业,一起建设自己的家。”赵清明说,在外置业的村民都是因为“贫”走出去的,只要利用得当,荒山荒地也是金山金地。
当上组长后,他兑现“路畅”这个承诺:自己出资500多万元,加宽路面、硬化道路、打通邻近村组道路……兑现“水旺”这个承诺:修筑蓄水池,铺设饮水管道近2万米……现在,他正兑现“兴家园”这个承诺。
去年开始,在三滩村9、10组和邻近烟灯村5组,按照“一组一园区”的投资计划,赵清明开始打造藤椒产业园。
截至目前,整个藤椒园区面积达2000多亩。藤椒种植达15万株,总投资近600万元,带动流转撂荒土地近1400亩。
三滩村民王昌林说,自己四亩多土地流转出去后,加上在藤椒园务工,才几个月收入已超过1.7万元。
朝天区朝天镇林业站刘德清说,藤椒园3年后盈利,挂果成熟后,会产生4万个采摘工,相当于为2000人创造了2个月的采摘季。藤椒园区每10元产值中,农户可得到不低于8元的酬劳。
得到赵清明回乡创业的消息,朝天区供销联社也从技术和资金上为项目建设铺平道路。“用自己的钱回报家乡,回报家乡人。赵清明这样的人,我们会全力支持!”朝天区供销联社主任马全俊说。
(记者 张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