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形势新常态下的边界联调协作
川陕甘三省五市边界人民调解协作工作会议在朝天区召开

本网讯(黄凤来)16日上午,川陕甘三省五市边界人民调解协作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陕西省汉中市、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和绵阳市以及甘肃省陇南市司法行政部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省际边界人民调解工作。司法部基层司安置帮教处处长白杰、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朝宽、甘肃省司法厅副厅长钟建龙、广元市副市长刘志东出席会议,区委书记蔡邦银出席会议并致辞。
近年来,我区始终高度重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立足于地处两省结合部和出陕入川重要走廊的特殊区位,创新提出了共建川陕党建示范走廊,探索走出了边界地区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新路子。2014年,“川陕党建示范走廊”共建经验被中组部在全国推广,被誉为引领群众共建脱贫奔康走廊、和谐平安走廊、服务型党建走廊。同时,探索建立了“111333”工作机制和“123”联动机制,“十二五”以来两地联合化解较大边界矛盾纠纷80余起,川陕边界地区在2012年—2013年度全国“肃毒害、创平安”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中,查缉行动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在全国2100余个站点中均名列前40位,走廊带上刑事治安案件同2012年相比下降35%,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提高了25个百分点,有力地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朝天区连续五年在四川省社会治安满意度和安全感第三方测评中均排名四川省县区前列、广元市县区第一。
会上,陇南、绵阳、巴中、广元、汉中五地司法局相关负责人总结交流了边界联调协议执行情况,介绍了一年来毗邻地区矛盾纠纷调防情况,现场宣读并签订了《川陕甘三省五市司法行政工作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根据《协议》,广元市、巴中市、绵阳市、汉中市、陇南市五市要打破行政界限,共建五地人民调解合作平台,接边地区建立联合调解委员会。此次签订的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规定:川陕甘三省五市要打破行政界限,共同维护区域稳定。在法律服务方面,要加强律师协会等协会的联动协作;法律援助方面,建立法律援助区域一体化协作机制;人民调解方面,共建五地人民调解合作平台,接边地区建立联合调解委员会;法治宣传方面,推进“大普法”工作格局建立,重大事件联合开展各类专项法治宣传活动。
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新常态下的边界联调协作工作,会议达成共识。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坚持好每年一次的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好联络员协调制度,要做到将“邻居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理”;要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推动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积极介入边界地区群众的矛盾化解、信访、维稳、普法、法律咨询等各个方面,要积极向上汇报衔接,建立法律服务区域一体化的协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培训交流,在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方面互学互鉴、互帮互助,重视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加强联系、紧密协作,共同维护和打造法治、平安、和谐边界。
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朝宽指出,边界矛盾纠纷尤其是省际矛盾纠纷具有预防难、排查难、化解难的特点,我省边界人民调解联调协作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涉边纠纷排查调解困难、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协作机制亟待完善、被动调解现象明显等。他认为,要结合接边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以及地广人稀的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巡回调解”、“ 网络调解”、“ 电话调解”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并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员“专业化、专职化、社会化、工薪化”工作,全面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制”、“星级调委会评定制”工作。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党政重视,争取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要加强法制宣传,加强队伍建设,加强调解规范,加强机制建立,加强交流互动,建立激励机制。
蔡邦银指出,川陕甘三省五市边界人民调解协作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为边界地区加强合作、缔结友谊、共谋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边界地区人民调解工作,开创了川陕甘三省五市和谐发展新局面。他表示,我区将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加强边界人民调解工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朝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绍兵,三省五市接边乡镇、县区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