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乃文
虽然才29岁,他却是名资格的“老”刑警;右臂严重骨折打进两块钢板十根刚针,医生建议他静养一年,可三个月后,他又投入工作……他参与侦办了“4.5”持枪运输毒品案、“11.14”特大拐卖儿童案,全省系列医保诈骗案,“8.17”特大电信诈骗案、“3.9”强奸杀人案等多起重特大疑难案件……他就是朝天刑警杨东。
杨东是广元市公安局朝天区分局刑警队一名青年刑警,没有进入警队前,通过《刑事侦缉档案》、《法证先锋》等影视题材,他对警察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自己拥有在峰回路转案情中,保持清醒头脑,打开案件问号真相,书写如神探夏洛克一样的传奇人生。但现实让他明白了更多道理。
从ABC到“片警”
大学里杨东学习的专业是英语。2009年毕业后,在成都,他找到了一份满意稳定的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广元要统一招考警察,我就辞职回广元提前做准备,为自己的梦想放手一搏。”
杨东说,自己的父母当时不太理解,为什么有稳定的工作还要辞职。
“但是他们还是支持我的选择!”
法律基础知识、行政类知识、体能训练……辞职备考,杨东投入到为理想职业奋斗的节奏中。
就因为这股冲劲,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成为了一名警察。
在备考期间,杨东还做过几个月交通协管员。
“当时,广陕高速还未通车,我负责二专线沙河至朝天段交通协管。”杨东说,当时二专线堵车在全国有名,一条日设计流量不到一千辆车通行的公路,最高车流量每天在五千以上。
“几乎每天都堵车,堵车时间最久的在24小时以上!”他说,广陕高速路通车前,“二专线”承载了北上南下出入川的整个客货运输流。一堵车,司机和乘客心里都会十分急躁,一些不理解的司机,还会把气出在杨东这些交通协管员身上。
“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想道路畅通。他们走不了,我们心里也急!只能耐心解释、疏通车流!”杨东说,从做交通协管工作中,他明白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懂得“换位思考”后的杨东,正式进入警队后,并没有被分配进入心仪的刑警队。而是到了羊木镇派出所,成为一名基层治安警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片警”。
到羊木后,杨东打交道最多的是“纠纷”。不管多大纠纷,到了他手里,杨东都会用独特的调解方式把那些进门怒气冲天的村民们,劝得出门顺心顺气喜笑颜开。
“这不是小事!”杨东说,只有在基层工作才懂调解的重要性。
“比如家庭之间的纠纷,年前解决好,过年我还会继续跟踪,因为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弄不好本来平息的纠纷,又会被激化!”他说,这些都是在基层工作中遇到后,总结的经验……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两年后,杨东被调入刑警大队工作,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刑警。
从读书到独立接案
25岁的杨东从羊木派出所被调动到朝天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后,一“进门”,当时的队长闫永杰就给他抱来一大摞刑侦专业书籍。
“好好学一下再办案,磨刀不误砍柴功!”
杨东说,刑侦专业涉及知识面很广,除了涉及法律知识,人体解剖学、生物学领域等,足可让一个刚接触的人眼花缭乱。
“半年都在学习中度过,没有单独办案!”杨东说,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他还会参与同事办案“跟班学习”。
半年后某天,杨东像往常一样上班,队长闫永杰沉稳地走到他面前说:“杨东,准备单独接案!”
“当时让我单独接案,有点忐忑也很激动!”杨东说,他接手的案件是到七盘关毒品检查站对来往车辆进行毒品盘查。
七盘关是北上南下出入川的重要人货通道,也是犯罪分子偷运冰毒的重要通道。成都、广州两地非法出产的冰毒,大部分是由该通道偷运扩散到西北等地区。
“当时我们在盘查一辆轿车时,发现了形迹可疑的4人!”杨东说,在对轿车进行初步搜查时,在驾驶员脚下发现一把制式手枪。狡猾的罪犯说这是为躲避债主追杀用于防身。
“他们的眼神出卖自己了!”杨东说,在搜到轿车后座的靠枕后,他发现里面不对。
“打开后是满满的2000克冰毒!” 杨东说,第一次办案查到这么多冰毒他有些懵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你站在那干啥?还不拿相机固定证据!”“赶快拿密封袋,封装!”……一旁的队长实时提醒杨东。
这次办案共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冰毒2000多克。
这次办案后,杨东开始正式接案,刑侦经验不断提升。
谈到这些年朝天本地刑事案件时,他说朝天刑事案件中,暴力犯罪少,侵财类犯罪较多。侵财类,又以盗窃为最多。
近两年来朝天陵江峰阁和部分社区,连续出现摩托车被盗和入室盗窃案件。杨东和同事们通过“天网”等分析,最终查获犯罪嫌疑人是一伙彝族人。通过夜间蹲守,最终将6名犯罪分子抓获。并追回被盗手机、首饰、现金等。
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称自己有艾滋病。
“当时是夏天,当时怕万一蚊虫叮咬了犯罪嫌疑人,再叮咬我……”杨东往自己身上喷上了花露水。同事们得知他喷花露水是为驱赶蚊虫,远离“艾滋”后都忍俊不禁。
“这些听起来轻松,实际上我们的工作远非如此!”
从单位到家庭
说到不轻松。杨东介绍,刑事案件的侦破远非影视作品那样峰回路转。
“现在的影视作品传播了很多刑侦手段,人人似乎都可以成为神探夏洛克!”他说,每一件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后,破案前,他和同事们都要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重大刑事案件破案有三难:取证难、定位侦察方向难、抓捕难。
“现在网络发达噢,每每一件重大刑事案件发生,老百姓很多不理解,少数网友还会对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出疑问。真希望他们理解我们的办案压力和刑侦案件侦破的特殊性!”
以蹲点为例,他说,“蹲点时经常一蹲就是一个通宵,而且要全神贯注,一个不小心就要错过嫌疑人。为了避免引起嫌疑人怀疑,车上还不能开空调,冬天最恼火,经常冷到手脚麻木。”
2015年初,杨东和同事到朝中子镇办案不幸遭遇了车祸,右手臂肱骨严重骨折,打进两块钢板和十根钢针进行固定,医生叮嘱他右手不能使劲,建议他在家静养一年。可杨东休息了三个月就回到队上,要参加破获电信诈骗要案。
“当时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我们都不同意他去广西出差,可他却死活要去,结果在那里一呆就是三个月。”闫永杰作为当时专案组的领队说,杨东是去得最早回来得最晚的民警,而且该电信诈骗案能成功破获,为受害者追回全部赃款,都归功于杨东带领专案组摸清楚了嫌疑人在南宁市的活动轨迹。
在专案组开始制定抓捕计划时,母亲一个电话却让杨东左右为难。
“母亲打电话让我马上回家,妻子经过孕检得知孩子有缺陷,那么这个孩子到底留还是流需要我回去作主。”
留还是回让杨东难以抉择,为了不响其他同事,杨东只能将此事埋在心底,但闫永杰还是看出了端倪。
“刚开始他不愿意说,后来才告诉了我实情,并让我不要声张。”闫永杰劝杨东回来,可杨东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
最终,杨东的妻子在做流产手术时,杨东却还在广西抓嫌犯。杨东说,他这辈子最愧疚的人就是妻子。
考虑到杨东有伤,专案组在制定抓捕计划时把杨东安排在了嫌疑人最不可能出现的位置。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嫌疑人却偏偏在最不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出现了,而当时蹲守这个点位的只有杨东一人。
嫌疑人1.8米的个头,年轻力壮,而杨东已经守了一夜体力已经大幅下降。
“当时我看他穿着拖鞋和睡衣,认定嫌疑人应该是处于无防备的状态,于是我决定出其不意。”
杨东说,他随后从嫌疑人背后将其扑倒,习惯性地用手将其制服。而右手的伤势复原,却又要推迟半年……
“家庭和事业有时候是个两难问题,但在我心里他们一样重要。”
如今,杨东和同事们一起仍奔走在刑事侦破工作的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