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三大主战场
——朝天区转斗乡经济建设发展纪实
战场在哪,火力就要指向哪。
近日,在朝天区转斗乡,乡党委书记侯光鸿告诉记者,新常态下,要始终紧盯脱贫攻坚、项目投资、产业发展三大主战场,把人财物资源像导弹一样进行集中投掷,精准发力各个重点部位和难点关卡,撕开口子,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发展。
现在的转斗乡,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城镇、社区、乡村,山清水秀,别致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洁净宽敞的水泥道路纤尘不染,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处处散发着一股股精气神的傲劲儿!
脱贫攻坚:“治病式”策略 抓实脱贫“授之以渔”
精准扶贫就是要教会贫困户致富的能力,是一种可解一生之需的“授之以渔”式帮扶,而非只救一时之急的“缝补”式扶贫。
转斗乡采取“治病式”策略抓实脱贫,深度“把脉”为先,“对症”施治为要,“下药”平稳为上,“祛病”奔康为本,重点突出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做到“宣传培训、入户调查、评议公示、建档立卡”四个到户,全面对199户638人精准识别,分类归档。
同时,依托产业发展助推区域脱贫、推动移民搬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与定点扶贫单位的紧密合作。以技能培训“拔穷根”,以产业带动“换穷业”,以基础建设“换穷窝”,以党员带头“创实业”,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数据显示,该乡今年异地搬迁和危旧房改造均已全部完工。小额扶贫信贷资金已完成发放60余户230万元(其中蒿地村19户75.6万元),占任务的114%。
项目投资:三大项目强势发力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12月的寒风中,地处转斗乡的西成客专、双峡湖水库、七盘关国际石材城,这3个重点工程,仍在快马加鞭建设着。
转斗乡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境内三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入驻”,一系列商机也扑面而来。
西成客专七盘关火车站位于朝天区转斗乡境内,项目建成后,转斗将成为朝天区4个4A级景区游客集散地,对促进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实现转斗如期脱贫、如期小康,建成川陕结合部乡镇全面发展的一面旗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在双峡湖水库建设现场,记者了解到,转斗乡转北村等附近村组的20多名农民,利用地理位置就近优势,在双峡湖水库做工。“其中有几户所有在家的劳动力都在水库上打工呢。”转斗乡党委副书记杨太平告诉记者,双峡湖水库项目除了提供给村民就近就业机会外,还可满足转斗乡、中子镇、宣河乡、朝天镇4个乡镇和朝天城区共4.32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及6.1万人生活用水。
该乡乡长苟开举介绍,接下来将依托“三大重点”项目建设、贫困村建设、革命老区建设、场镇建设等机遇,为转斗发展谋得新机遇,抓好招商引资,在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特色餐饮发展上下功夫,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积极鼓励本乡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产业发展:主导产业示范引领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别看蘑菇小,个个金元宝,我种植3.5万袋香菇,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销量不愁,价格也不愁。”家住贫困村蒿地村9组的石军德,把他的香菇种植基地建在离场镇不远的转南村二组。
据了解,该乡确立了走“一村一品、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长”主要是实施以核桃、食用菌、银杏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确保贫困户能长期受益。“短”主要是实施以土鸡、肉羊等为主的特色养殖项目,确保项目当年见效、贫困户当年受益、当年脱贫。
除此之外,该乡还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套到哪里”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及时为贫困村兑付20余万元的产业发展周转金,为每户贫困户兑付4000元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引导贫困户种植核桃400余亩,培育食用菌种植大户6户,土鸡养殖大户3户,黄羊养殖大户1户。
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侯光鸿透露,接下来,该乡将继续坚持“主导产业示范引领,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继续巩固提升核桃、小花生、食用菌、养殖等主导产业,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特色餐饮等产业项目。
(记者 赵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