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访蜀道·助申遗”行走中国·2017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广元行首站来到朝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参加了活动。

海外媒体采访团首先来到古蜀道上的龙门阁景区参观考察。 被誉为“地下仙宫”雪溪洞,因陆游晚年游历四川时,曾在此洞中观览题“雪溪”诗一首而得名。洞内石灰岩地貌发育良好,石幔、石花、石笋、石柱,拟物状人,巧夺天工,在五彩灯光的照射下,异彩纷呈,恍如仙境。采访团各位成员在洞中慢慢观赏,对这一自然瑰宝赞叹不已。
随后,采访团来到剑门蜀道北起点——明月峡。朝天明月峡地理位置险要,下临嘉陵江,两岸绝壁高耸,是历代的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是由秦入蜀的必经之路,可谓蜀道咽喉中的咽喉。《史记》中“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就出于此,李白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两公里的峡谷中,集“先秦古栈道、金牛驿道、嘉陵江水道、纤夫道、宝成铁道、108国道”古今六道于一峡,集中展现了古代、近代、现代交通历史变迁的全过程,被誉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的重要场所。

“明月峡是古蜀道上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厚重的文化底蕴。如果蜀道能够申遗成功,也是我们海外华人、华文媒体共同的心愿。”美中时报副社长陆昱在参观明月峡过程中说。
据了解,此次“行走中国•2017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等单位共同主办,活动将持续到本月17日。期间,采访团将参加蜀道文化海外传播国际研讨会,为我省的旅游文化建设和古蜀道申遗事业助力。
多年以来,朝天区扎实开展好蜀道申遗的前期相关工作,将蜀道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在充分保护蜀道遗址的基础上,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保护性开发文化遗产,实现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2015年,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协助省考古研究院完成蜀道朝天段的实地调查走访,收集大量文字、图纸、影相资料;扎实做好辖区文化资源筛查,努力夯实文物保护基础,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大力开展文保单位的日常巡查工作,严保文物安全;灾后重建过程中,大力争取资金和项目,重点加强对以明月峡为核心的蜀道保护。目前,明月峡创建为以栈道为核心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蜀道相关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蜀道的文化得到了有力的宣传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