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大不养鱼、山高摔死鸡”,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山高涧深、坡陡壁峭,以汉、回、蒙古、满、羌、布依族等多民族聚居而融合着多种文化,针对辖区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各异、家事案件占传统民事案件17%的特点,朝天区人民法院创新司法为民方式,成立“家事法庭”,并以此为依托,设立法官工作室、妇儿维权合议庭、亲情调解室等,“家事法庭”所在的羊木人民法庭先后获“四川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广元市“巾帼文明岗”、“优秀法庭”、“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拉近距离暖人心
朝天法院的家事审判法庭不同于其他审判法庭。在法庭布置上,将其设置为平台式,法官审判席与当事人席处于同一高度。将原告、被告席卡改为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等称谓席卡,使庭审现场变得严谨而温馨。这样做既可以缓解部分当事人排斥被告角色的心理和剑拔弩张的对立情绪,同时又拉近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为案件的审理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在家事法庭审判庭旁,设有亲情调解室。考虑到婚姻家庭案件大都会涉及到有血缘至亲的纠葛和情感,无论谁赢了官司都不好受,故开设了这个亲情调解室,在案件进入家事法庭后,法庭视案件情况邀请人民调解员、德高望重的长者一并参与调解。
该法庭还设置妇儿维权工作室,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开设妇儿权益保障绿色通道,为妇女、儿童、老人提供咨询、帮助、指导、救助,最大程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专门招聘了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理咨询室,除化解家事纠纷这一职能外,在诉前,他们可根据当事人意愿,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等工作。在诉中,负责调整、修复婚姻家庭关系。诉后,开展案件回访、跟踪问效工作。
汪叶是家事法庭庭长,也是四川法院系统的调解能手,在当地老百姓眼里,汪叶不仅能断家务事,而且断案效果特别好。在这种情况下,朝天法院在羊木法庭挂牌成立了汪叶工作室。工作室运用口头起诉登记、网络视频调解等方式便民,构建家事纠纷化解网络;运用自愿调解队,通过熟人、村组干部、邻居做工作等多方法化解纠纷,打造家事纠纷化解环境;运用当地地方语言开展调解工作,提升家事纠纷化解效果,确保小矛盾在家庭内化解,大矛盾在村组、社区内化解。
“二十三问”忆点滴
“你丈夫/妻子让你满意的行为有哪些?做过最令你感动的事是什么?”
“在你们夫妻生活出现问题时,你是否主动反省过自己的不足之处?你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
在朝天法院家事审判法庭办公室,一份《离婚前二十三问》问卷调查表映入记者眼帘。该问卷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原生家庭状态、家庭生活点滴、个人对婚姻态度、个人行为方式以及共同生活期间双方交集等方面。
问卷是经过多方调研,由院党组、家事审判庭集体讨论设计的,这不仅仅是一份表格,更是当事人的回忆录。在这一问一答中,当事人大都能回忆起恋爱时的状态以及过去的美好生活,也能反省自己在平日生活里的不足之处。有的年轻当事人在做完这个问卷调查后,已经泪流满面,悔改之意溢于言表,家事法官趁热打铁,对其进行的心理辅导,促使当事人当场和好。
离婚先算“十本帐”
除这份调查表外,家事法庭还会向当事人发放《离婚风险十本帐》,奉劝当事人离婚有风险,决定须谨慎,如不考虑好,将欠十本帐。
这十本帐包括“经济账、时间账、健康账、再婚账、情感账、教育账、名誉账、家庭账、事业账、社会账”等方面,从子女成长、财产损失等十个方面提醒当事人离婚可能带来的风险。
除风险告知、庭前提醒外,朝天法院还建立一系列制度,确保家事审判方式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推行离婚前财产登记制度,及时介入诉前及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措施,防止部分当事人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建立案件审理联动机制,与乡镇、公安、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联动,了解辖区家庭基本情况,对涉家事纠纷信息定期互换,做到资源共享,为家事纠纷的审理做好准备。
审限制度有弹性
对婚姻危机进行判断。如果是死亡婚姻,快审快结;如果是危机婚姻,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情感修复。在现有审限制度下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加强诉调对接,通过邀请调解、庭外和解等举措,确保家事纠纷一次性解决。
实行全程留痕制度。加强家事法庭信息化、规范化、网络化建设,实现一站式立案诉讼、电子化查询案件进程、远程视频接访等功能,干警之间、法庭之间、法庭与院机关之间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实时交换,家事案件办理过程全程留痕、全程跟踪。
“家事纠纷不能简单地以一判定论,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求法家事审判庭法官具有精深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我们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调解技巧,再加上院内外的监督,才能做好家事审判这篇文章”,朝天法院院长张艳秋表示。
“乡规民约”做文章
受千百年来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朝天区百姓形成了中庸调和、以和为贵等处世哲学和价值观。为此,朝天法院家事法庭借力乡规民约,大力开展家事纠纷化解工作。
除在家事法庭文化走廊制作“糟糠之妻不下堂”、“六尺巷的故事”、“兄弟手足之恩”等一幅幅传承历史孝悌、感恩故事的字画,让当事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外,该院还开展家事审判法律法规宣传。
3月20日,该院家事审判法官深入案发地,巡回审理了一起赡养纠纷,近400名群众旁听了案件的审理。庭审间隙,家事法庭法官运用当地方言,就继承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向旁听群众进行了讲解。
汪叶说,要办理好家事案件,法官必须能当一个接地气的“俗人”,将民间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与法理、情理有机结合起来,用群众语言、群众办法来解决群众问题。
今年1月,一名陈姓女子来到家事法庭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庭审查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裁定,禁止李某对陈某实施家暴、禁止骚扰陈某的近亲家属。
在送达裁定时,了解到被申请人家族观念重,法庭便找来家族中的长者,向其释明相关规定,经过做工作,被申请人认识到家庭暴力的错误,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改正。
朝天法院家事法庭对各类家事案件特别是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及赡养案件做到100%回访,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义务,保障案件办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