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朝天核桃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通过“九环节”打造,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今年,全区核桃产量突破4万吨大关,产量连续9年位列四川县区首位。
良种培育环节。选育出“硕星”“夏早”“蜀朝2号”3个省级优良品种。收集31个优良单株(株系),引进18个核桃优良品种,加快组建含100个优良品种以上面积超500亩的资源收集圃。力争云新核桃、冠核1号通过行业认定。
技术创新环节。《朝天区核桃品种培育及产业开发》科研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嫩枝嫁接课题获突破,嫁接时间有望延长6个月。建成广元唯一县级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核桃低效林改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沙河唐家、转斗转南核桃高接换优全面完成。
品种改良环节。全区达标良种采穗圃面积累计达1500余亩。品改技术培训人员超过500人次,300人通过测试。专业嫁接队伍达30余支,各乡镇均有嫁接队伍。完成品改3.1万亩,成活率达85%以上,全区核桃良种基地面积突破30万亩,良种化率稳居全市第一。
有机认证环节。全面推行病虫害物理防治,出台了《核桃病害落果回收计划》和《朝天物理防治五年培训方案》,回收落果近6万斤,进行核桃物理病虫害防治培训26次,培训林农近4500人次,降低了生化类林药防治比重。完成三滩村3000亩有机核桃认证及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申报工作,河坝场村正申报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全区有机核桃基地面积累计达5000亩,居全市第一。
精深加工环节。棒仁核桃、越龄食品、麻柳刺绣、甘棠林业等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先后落户,产品涵盖核桃食品和工艺品加工领域。远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产值超3亿元。
品牌塑造环节。成功举办三届核桃文化旅游节,着力打造“中国核桃之乡”和“西部生态养生基地”品牌。提炼建立朝天核桃品牌VI系统,形成了Logo、标准色、字体等,提高了品牌传播率。
林改试点环节。以经济林木(果)抵押贷款试点为切入,以核桃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权二贷三降”林业资源贷款新模式,实现了林业资源“资源—资产—资本—资金—效益”变革。发放抵押贷款18笔,总额近3000万元,确保了林农再生产。
经营模式环节。新建核桃专业合作社2家,全区核桃专合组织达到31家。完成赵氏林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蒲家核桃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级示范社,旺丰农场创建为省级家庭农场,“专合组织+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正在核桃重点产区全面推广。
市场培育环节。组织核桃加工企业参加上海昆山召开的森林旅游节广元食品饮料推荐会,利用第二届生博会商品展契机,集中展示推荐朝天核桃系列产品。设立了天府商品交易所朝天核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农村电商平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宣河创客驿站、沙河电商平台等有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