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敏
发展和培育创客37名,入驻公司(专合组织)17家,带动全镇1500余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77个……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总结2017年朝天区宣河镇清泉村“创客驿站”的快速发展历程,“向着阳光,‘野蛮’生长”这句时下的流行语也许可以概括一二。
初阳明媚,春意萌动。2月16日,趁着风轻日暖,“创客驿站”下辖的电子商务平台“小农哥”负责人贯玉红,搭一张小桌在阳光下,正在梳理2018年开年一个多月以来的好“收成”。
“仅‘年货节’7天,平台农特产品销售额就达29万元。从1月1日到2月6日快递停运,销售总额超过110万元。”贯玉红介绍,目前,“小农哥”在阿里巴巴、国美管家、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设立有20多家旗舰店以及专卖店,专门销售从本地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家庭收购而来的扯篼子小花生、核桃、黑木耳等优质农特产品。
“贫困户家庭产出的农产品优先上门收购,保证他们产得出就卖得出。我的‘收成’好,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收成’好。今年,大家都可以安心过个好年啦!”说起自己从事的事业,年仅30的贯玉红脸上笑容很浓,能为父老乡亲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带动他们一起走上致富路,他感觉很快乐。
设立创业展示、电商创业、综合服务、创业培训、创客空间等主要功能区,为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创业者搭建创业平台,提供众创培训、众创实战、众创孵化和众创融资等服务。在“创客驿站”的带动下,2017年,宣河镇的贫困户门也纷纷撸起袖子,创业当起了“小老板”。
“今年,我们村的贫困户杨荣军,通过种植天麻,年收入超过3万元;贫困户孙长珍通过发展生猪养殖,年收入6万元以上……”说起自个村儿里的喜人变化,清泉村党支部书记孙小明如数家珍。据统计,截止目前,加入“创客驿站”的贫困户已达245户,有200多户贫困户更是摇身一变成为“农村创客”,凭借自身努力,“有尊严”地脱了贫。
“为充分发挥‘创客驿站’创新创业的新引擎作用,我们还健全了帮扶创业机制,组建1个驿站领导机构,形成1套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制度体系;并整合社会资源,建成集办公、休闲、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创客驿站空间平台。”宣河镇党委书记胡斌介绍说,同时,建立了产业达人微信群、QQ群,搭建信息交流的科技平台,让新老创客实时互动,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创业激励帮扶机制。2017年,“产业基地+电商平台”的高效运行模式,助力“创客驿站”累计实现产值2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