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我区易地扶贫搬迁记事

时间:2018年08月10日 14:40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

  “如果不是有统一的施工单位建房,我们哪里修得起房子。”近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三组的贫困户何青住上了新房——村上组织搬迁农户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比选施工单位建房,让农户如期住进了新房。

  朝天区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区。这里山地占91%以上,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达75%。2014年底,全区贫困发生率高达13.45%。2016年以来,朝天区实施“菜单式”易地扶贫搬迁,共计划3年搬迁2676户。群众搬进新房子,脱贫过上好日子。

  实行四种安置补助方式

  “住上新房子,交通水电都便利,这是我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好事。”两河口乡地处高寒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大沟村四组的罗贤贵、罗贤双兄弟说起扶贫政策,眉眼间全是喜气,政府免费在村主干道边为他们修建了4间砖混新房。

  近年来,朝天区结合搬迁户自身情况和意愿,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采取分散自建、规模集中、城镇购房、政府兜底等4种安置补助方式,供搬迁农户选择。

  和大沟村相比,蒲家乡罗圈岩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不仅各种基础设施齐备,还有集益农社、“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便民服务代办站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由于周边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贫困户在自家门口就可创业和务工。

  罗圈岩村二组贫困户张健明分到崭新小洋楼,家里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楼前的自留小菜园里,绿油油的香葱、嫩生生的小白菜生机盎然,“扶贫好政策,让我过上了舒心的日子。”

  分类施策开展住房建设

  “真要感谢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我们这些大山里的人也能像城镇居民一样生活。”搬迁户黄万兴感叹。去年,他还是宣河乡红渠村六组的村民,每次进城看病,都得赶山路,仅路上的时间就要六七个小时。一年后,老黄搬进了朝天区锦绣家园小区,出门走5分钟就是医院。

  朝天区在分散自建安置方面,劳动力充足的农户自建;劳动力缺乏的帮建,组织帮扶干部协助建房;而没有劳动力或外出务工的,经搬迁户同意,由村委会聘请施工队实行代建。

  集中安置则实行统规统建,如青林乡场镇、蒲家乡罗圈岩村等15个安置点,由搬迁户选举业主委员会自主招标比选、自主监管,搬迁群众交付自筹资金后就可入住;对有劳动力、资金不足的实行统规联建,如两河口乡永平村、麻柳乡石牌村等7个安置点,由搬迁户按照统一规划,联户建房,降低建房成本;对喜欢独门独院的实行统规自建,如宣河乡红梁村、临溪乡桃树村等6个安置点,搬迁户按照统一规划,在指定的地方自主建房。

  根据群众意愿和产业发展情况,区里为群众搭建城区和中心集镇两个购房平台。在鑫地源、明月水岸、羊木水香等10个楼盘,精心挑选2—6人户型房源600余套,组织群众现场看房、选房。

  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发展

  “搬迁是手段,致富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让贫困户搬得出来,还要让贫困户搬迁后能致富、会增收。为此,朝天区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现代服务、乡村旅游“三大产业”,为贫困户量身制定了产业发展“菜单”。

  近年来,朝天区支持搬迁贫困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成立或加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并依托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环线和新村产业示范园,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高效养殖、休闲农业等,带动1000余户贫困群众连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12万亩,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全区1200余名搬迁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推广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大力促进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搬迁贫困户建立利益兜底、收入分成、入股分红、二次返利等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上一条:“六个并重”全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平溪乡大竹村积极学习贯彻区委全会精神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