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天区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及2018年防震减灾工作总体部署,8月中旬,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元市防震减灾局、九三学社朝天支社的支持和指导下,朝天区防震减灾局正式启动区域地电磁流动监测。
高度重视,合理布局,串点并线持续推进。区防震减灾局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元市防震减灾局、九三学社朝天支社经过严密的技术会商,制定了沿茶坝-林庵寺断裂带的电磁流动监测线路,串联起羊木镇、东溪河镇、大滩镇、青林乡等临断裂带乡镇。同时要求监测分析股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及工作纪律,实施汇报项目实施进度,分析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试点先行,稳中求进,乡镇联动由浅入深。项目前期以寻找地磁异常点为目的,重点分析测量点的地磁日变、周边、月变规律,对比已成熟的临震异常曲线,寻找可能存在的地震风险点,再进一步与各部门对接,积极推动沿线地磁流动观测车的动态连续观测。前期项目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大滩镇、青林乡等乡镇的大力支持,前期项目的水电及网络设施保障到位,监测数据采集连续、稳定可靠,为后期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先争优,数据互融,流动监测服务民生。我区是广元市范围内最早启动连片地电磁流动测量的县区,也是省内最早启动规模较大的电磁流动测量县区之一。该项目的实施是朝天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长期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深化地区校地合作的重要一步。流动测量项目的实施,将直接串联起我市各县区与陕西省、甘肃省的地电磁数据,有效填补断裂带内的局部乡镇数据空白。基于AETA多分量产出的成熟的基础数据系统,不仅为震情跟踪提供重要支撑,也对我区岩石圈磁场分布、磁化率相对变化等时空分布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地区地磁参考场模型构建、区域地下介质电性结构、岩体裂隙结构研究提供动态监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