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朝天法院“3点2线2产业”纵深打造脱贫摘帽“险峰模式”

时间:2018年09月03日 16:58   来源:区人民法院   阅读:

朝天法院全力打造马家坝乡险峰村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法治扶贫、“党建+”扶贫等一体化脱贫攻坚大格局,以“3点2线2产业”为有效抓手,坚持典型引路、统筹推进、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脱贫摘帽工作主线,纵深打造2018年全区脱贫摘帽“险峰模式”。

三个新村示范点树立脱贫新标杆

区法院深入研判险峰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以新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走访、召开群众大会宣讲政策、动员部署,最终确定范家沟、大梁上、何家坝三个居住相对集中点为新村建设示范点。整合资金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向三个集中打造点汇集人力物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村民的人居生活环境。

家住何家坝的张克应感叹道:“如今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了硬化的院坝、入户路,改厨改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前祖祖辈辈都是下雨天泥巴裹裤子,现在开始我们下雨天也可以走‘干梢路’(干净的路)了。”

往日的旧村落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个示范点的打造为周围的村民带去了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感受。8月中旬,区法院再次给险峰村送去了60余顿水泥,全村都自发地干起了新村建设,美丽新农村建设正在险峰如火如荼的进行。“典型示范作用”在险峰村得到了有效的诠释。

两条绕村公路促进沿线村民奔康

险峰村山高坡陡,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最稀松平常的现象,在脱贫攻坚大好政策的惠及下,区法院帮助险峰村着力打造两条主要通村公路。如今,两条平坦宽敞的通村水泥路贯穿了险峰村家家户户,随着通村通户硬化路的建成,险峰村民的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村上公路修好了,不仅我们出行方便了,家里修房子拉材料这些都能拉到家门口,费用便宜了不说,人力也节约了,修房子的进度至少提高了一倍。等把家里的房子修好了继续出门务工挣钱,响应号召争取早日脱贫奔康。”正在修新房的黄凤凯说道。

通村公路畅通了,不仅农村建设拉材料省钱省力了,出门务工也开始变得“日常”,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回家也方便的多了,老人们有个头疼脑热上街看病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一组村民雷春满介绍道,“以前每逢收成的时候生怕下大雨,我们农民种些粮食不容易,一遇到下雨天菜拉不出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好好的粮食全部烂掉,公路修通了以后卖菜卖粮再不用‘看天’了。”

如今,险峰村已硬化通村公路13公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公路,带动118户村民完成了入户路和院坝硬化,农产品销量同比上涨37%。“路通人兴旺”在险峰村得到了生动的展示。

两个特色产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区法院始终坚持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充分利用脱贫攻坚利好政策,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村企合作”的经营模式,区法院和村“两委”按照宜种植、能发展的原则,引入有意愿的合作企业,以村“两委”入股的方式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在险峰村建成花椒、藤椒两个重点产业基地,并以成片种植和村民小面积灵活种植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激发险峰村民脱贫奔康内生动力。

“以前险峰村集体经济就仅仅依靠唯一一个电商平台租金收入,一年下来收入少不说还弱化了大家脱贫奔康的信心。现在我们在区法院的指导和帮助下,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以入股的方式搞集体经济,有了经验丰富的企业加入,老百姓不愁技术和销售问题,自然脱贫奔康的积极性就高了。”险峰村村支书赵光华介绍道。

目前,险峰村已成片种植花椒97亩、藤椒190余亩;村民小面积灵活种植10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人均50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5000元。“产业促发展”的剧情正在险峰村里火热上演。

上一条: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预算执行审计
下一条:朝天中学与马来西亚立肯语言学院成功缔结全市首对国际友好姊妹学校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