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朝天区体育事业发展纪实

时间:2018年09月14日 08:30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运动朝天 活力无限

——朝天区体育事业发展纪实

2013年、2017年,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4年,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近年来,朝天区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抓手,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载体,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为目的,求真务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全区体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体育设施日益完善

晨光微露际,晚霞将近时,游走在朝天,你会发现:随着健身乐符的跃动,无论是社区还是农村,不管是在居民小区的健身器械旁还是在公园的休闲广场,男女老少都动了起来,跑步、打太极拳、健身舞……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这快乐,源自于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大规划、大建设和大投入。”朝天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不断增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朝天”战略的体育担当,努力夯实基础,广泛建设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致力打造覆盖全区的体育健身设施服务网络。

朝天区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了朝天区全民健身中心,结束了朝天长期以来无室内体育场馆的历史;依托新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了以登山、滑雪、自行车骑行、漂流等户外运动为主的“一环四线”全民健身走廊(一环为:朝天-沙河-曾家-中子-朝天;四线为:中子-转斗-马家坝,蒲家-羊木-东溪河,文安-大滩-陈家,李家-汪家-麻柳);全面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民健身广场”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实现全区所有乡镇、社区和70%的行政村有体育健身场地,并安装了体育器材……

据介绍,该区目前建成健身路径100余条,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0个;建各类体育场地231个(包括学校),其中非标准体育场地10个,11人制标准足球场2个、篮球场73个、乒乓球场108个、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10个、田径场2个、其它场地20个,为群众提供了基本的健身场所。

截止到2017年年底,该区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0.75平方米。

全民健身活力十足

嘉陵绿道骑行、曾家山越野跑、群众广场舞大赛……近年来,随着朝天区体育设施资源和空间的扩大,更多的人走出家门,来到户外,全民健身不断升温,健身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也愈加多姿多彩。

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该区25个乡镇都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纳入乡镇文体站的工作职责,各乡镇、社区均成立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区委政府将乡镇、部门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为保证群众体育活动的质量,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对健身秧歌、门球、太极拳、健身腰鼓以及广场舞等各类项目进行专题培训。

根据实际,该区适时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区运会、篮球赛、老年运动会、全区乒乓球赛和羽毛球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在全区形成了干部职工准时做工间操的良好习惯;先后承办了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赛曾家山挑战赛、中国·朝天曾家山国际越野赛、连续两届“明月峡杯”川陕甘渝嘉陵绿道山地自行车赛、四川省首届农民象棋比赛、2016年四川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2017年四川省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等国家省市大型赛事50余次,参与人数10万人次以上;2013年、2015年、2017年连续举办三届朝天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人数年均达到5000人以上。全区呈现出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老中青齐参与”的崭新气象。

坚持贯彻执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理念,全面推动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认真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以培养和输送人才为目标,促使竞技体育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培养专职教练员16人、在训运动员150余人,近年来,该区运动员共参加省市级各类专业比赛100余次,获得各类奖牌80余枚。

同时,该区多措并举,全面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培育乡镇和社区的体育指导站有31个、各类体育社会指导员300余人,并成立了区体育总会和篮球、乒乓球、足球、钓鱼、太极拳、桥牌、乒乓球、健步走、自行车等分会。(记者张敏)

上一条:两河口乡社会力量助推精准扶贫纪实
下一条:我区组织收看全省非洲猪瘟等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