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书记,我听说村集体林场卖了30万,请问这些钱主要用在了哪些地方,现在还剩多少?能否给大家公布一下?”

9月11日和12日,广元市朝天区“百姓问廉”活动先后走进李家乡卫星村、蒲家乡罗圈岩村,数百名群众坐在敞亮的坝子里,话匣子打开后,群众围绕一个“廉”字频频向村干部质询,村干部带着一颗“诚”心反思释疑。群众不留情面,活动不走过场,质询评议直截了当、辣味十足,凉爽的秋日随着“问廉”的深入迅速“升温”。

“过去到村委会找你们办事,有时连人影都看不到,不是跑你们家里,就是跑到更远的地方找你们。这几年搞脱贫攻坚,你们成天都在村上忙,人也好找了。我们担心贫脱了后,会不会又出现以前的情况呢?”干部作风始终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罗圈岩村村民严正山对部分村干部不良作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问廉现场按捺不住,“直杠杠”地向该村支部书记严永喜“发难”。

“……不管是啥原因,不按时到岗就是失职,愧对了大家的信任,我代表村干部真诚的向大家道歉……今后,我们一定坚持坐班制,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好务,决不让大家多跑路,请大家监督。”严永喜不遮掩不回避,诚恳接受大家批评,向群众庄重承诺。
“现在乱办酒席已成风,大家吃酒都跑趟子,哪有时间搞生产?张主任,这种风气你们咋看待,有啥办法解决不?”在另一“问廉”现场,卫星村村民赵玉昌问出了群众心声。
村委会主任张永智现场提出对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哪些酒可以办、哪些酒不能办,形成管理办法纳入村规民约,同时纳入村民道德积分管理,党员干部带头遵守,群众相互监督,对违规办酒行为坚决予以制止,杜绝群众盲目攀比和借机敛财,重树新风正气。
“……日子好过了,我们一定不忘恩。张书记,听说再过几个月你就要走了,大家都舍不得你呀!今后,也不知你还来看我们不?”脱贫攻坚以来,扶贫干部呕心沥血,使罗圈岩等穷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他们既是惠民政策的受益者,又是干群同甘共苦的见证人。“问廉”不忘感恩,群众借这个平台,深深表达了对党和国家,对帮扶单位和干部的感恩之情。罗圈岩村民杨奇顺朴实而又真诚的感恩之言,是对干部们最珍贵的奖赏,这份奖赏,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鞭策。
“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们会努力克服工作的不足,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今后不管什么时候,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都是大家的亲戚,我们的帮扶措施将会长期持续下去,我也会常来看你们!”驻罗圈岩村第一书记张兴平的表态发言仿佛秋日里的一把火,让干部出汗,让群众温暖!
从该区纪委监委了解到,“百姓问廉”活动运用“家门口”推选代表、“背靠背”收集意见、“实打实”述责述廉、“面对面”质询评议、“点对点”销号整改、“全方位”结果运用“六步工作法”,旨在为群众搭建一个反映诉求、咨询政策、参政议政、监督干部的平台,有效解决政策宣讲不到位、村务公开不落实、干部作风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彻底等突出问题,着力管住基层干部“微权力”,整治基层“微腐败”,提升群众“微幸福”,是该区近年来积极探索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新模式,目前已在全区推广。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区共开展”百姓问廉”活动119场次,现场参与干部群众累计达20000余人次,收集各类问题和意见建议1309个,现场澄清或解决527个,督促整改782个,群众对问题整改的满意率达95%。(舒强 马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