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朝天以创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结合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园林绿化等项目,创新机制模式,进一步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提高城乡“绿量”。2018年退耕还林造林1万亩,全区累计造林19.04万亩,实现25个乡镇,214个村造林全覆盖;进一步加强84万亩森林资源管护,全区有林地面积达158万亩,森林蓄积量580万立方米,绿化覆盖率提升为62%,森林覆盖率达65.5%;新建义务植树基地6个1200余亩,全区义务植树基地达35个9300余亩。城市绿地率43.8%,绿化覆盖率达44.9%,人均公园绿地70.24平方米。
提升全域“绿质”。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实施增彩添香行动,在退耕还林地、宜林地、农户庭院栽植核桃11000余株、刺槐18000余株、樱桃6000余株、桃树3300余株。在城区单位附属地实施立体绿化近4000平方米,同时分别实施道路绿、水系绿化,分别在二专线朝天段补植金竹2700余株、香樟200余株,实施通乡、通村道路绿化近13公里。在嘉陵江、潜溪河等河流两岸栽植琴丝竹600余株、藤蔓植物2100余株、鸢尾1800余平方米。特别是结合“全域新村”实施村庄绿化。完成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绿化0.15万亩。
提炼生态“绿金”。大力发展林业“3+N”产业。朝天核桃产量达4.3万吨,可实现综合产值22亿元,产量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县区首位。2.5万亩藤椒中0.6万亩实现初挂果,产值达1000余万元;引进广元巴山蜀海公司发展笋用竹,在汪家、曾家、两河等地,种植巴山竹、楠竹、方竹等0.3万亩,带动1000余户林农增收,完全投产后年产值达700余万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朝天镇创建为省级森林小镇,全区省级森林小镇达2个。绿源生态农场、罗严家老屋创建为省级四星级森林人家,全区森林人家、林家乐达70余家,成功举办第四届朝天核桃文化旅游节,预计全年生态旅游收入达39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