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中子镇印坪村:一个小山村的蝶变

时间:2019年10月24日 09:37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记者赵敬梅

20日,许久不见的太阳终于出来了,位于朝天区中子镇西北部的印坪村在好天气的衬托下更显得十分清新静谧。

印坪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为主,新的变化,从精准扶贫开始。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识别贫困户54户。近年来全村紧紧围绕贫困村“一低五有”的退出标准、贫困户“一超、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在四川省委编办、朝天区委编办等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顺利通过脱贫攻坚市级验收,实现整村脱贫。

截止2018年底,贫困户54户182人全部通过脱贫验收,印坪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2.59%降至2018年的0%。

易地搬迁住新居基础设施样样全

从中子镇出发不到几分钟路就到了印坪村村委会。记者还在感慨怎么这么近时,同行的中子镇党委副书记向德孟却呵呵地笑了起来,“不到2公里的路程,当然快了!”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产业空白,生产生活条件严酷是印坪村过去的真实写照。见到印坪村支部书记王洪川时,他细细地向记者倾诉,路不通,就没有出路的故事。

完善一批基础设施,疏通“血管”。终于,在精准扶贫的攻坚下,村里组组通水泥路。“现在走的是水泥路、吃的是自来水、住的是安全房,种的是致富果……”过上了好日子,三组贫困户吴德生无不感到自豪。

据统计,近年来印坪村共整治拓宽硬化村组公路近22公里,新建提灌站2座、蓄水池24口,铺设饮水管网28000米。溪沟治理3000米,土地整治1200亩,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增设100KVA变压器2处,实现宽带网络和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贫困户易地搬迁22户,危旧房改造26户,全面保障住房安全。新建文化室、卫生室共计120平方米。整村推进新村建设项目,村落民居环境大大提升改善。

大力发展产业切实助农增收

如何告别贫困?唯有找准一条路子,发展产业。

印坪村2组的王孝生是典型的贫困户。因自己多年生病,加上残疾,多年来无家庭收入。在精准扶贫的帮助下,发展核桃5亩,猕猴桃3亩,现在每年收入可达到5000元。

同样,印坪村2组的贫困户尹长均也在这样的福利下,将自家的几头山羊扩大成现在的百头养殖规模。常年存栏45头,年出栏55头,年收入达2万元。

稳定脱贫,产业是根本,增收是关键。目前,印坪村注重产业发展和区位引领,因地制宜制定了“4+1”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核桃1690亩,小水果550亩(猕猴桃、黄桃、脆李、草莓等),中草药150亩,贫困户户均一个产业增收小庭院。成立印坪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党建扶贫示范项目为基础,引进社会资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食用菌大棚基地出租获得集体经济收入43219元。

其实,精准扶贫工作做的好不好,老百姓最有话语权。印坪村变了,村民们开始相信:只要勤奋努力,石头也会冒出新绿,绿水青山真能变成金山银山。“把产业发展好了,才能把穷根真正拔掉,村民就真正脱贫致富了”。王洪川说。

提升文明乡风好政策带来好风气

“沙沙沙……”从印坪村2组过来就看到三组的张致兴正拿着扫帚,在院里收拾不久前收割的谷子。

见记者到来,张致兴连忙邀请大家进屋喝水。走进屋里一看,各类家居用品摆放整齐,屋里地板干干净净,给这一层老式瓦房增添许多温暖。

“一天不把里里外外收拾利索,就觉得心里不舒服。”张致兴说,“现在咱老百姓日子好了,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从改变自己的思想开始。”

近年来,印坪村推进村民积分制管理,与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村民个人信用关联;组建家宴理事会,制定家宴管理办法,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规范家宴办理流程;倡导婚丧嫁娶节俭办事,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开展文明乡风“九个一”活动,引导农民拆除土地庙、建成感恩碑,文明新风培育有章可循;设立“和谐印坪发展基金”,开展“十星级家庭”和“最美印坪人”评比,让村规民约“看得见、抓得着”,增强村民荣誉感,促进家庭养成良好习惯和全村形成良好风气,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创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的内生动力。

如今,印坪村内,处处干净整洁,村民们个个也都成了村容村貌环保督察员。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人居环境的大力改善,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上一条:朝天两地跻身“中国森林氧吧”
下一条:区政协机关党组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