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绣花功夫】朝天:一根银丝牵起大产业

时间:2019年11月14日 11:04   来源:学习强国 四川学习平台   阅读:

“勤养猪、懒养蚕,二十五天变现钱。”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群众口中的顺口溜,道出了兴桑养蚕的好处。

广元市朝天区,地处秦巴山南麓,气候温润,自古就有采桑养蚕的习俗。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生产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培育和开发“短、平、快”的蚕桑产业,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传统蚕桑产业改造之路。

科技养蚕 基地产量成倍翻

“定杆养型很关键,直接影响到来年的收成……大家一定要转变枝条多就叶子多的错误观念。”参加蚕桑产业技术技能培训的100多人,来到安林辉蚕业专合社桑园里,合作社社长苏治安一边演示给大家看,一边毫无保留的向大家介绍着技术要领。

“大家都说从我这拿的小蚕质量好、长得旺、茧子大。”蒲家乡元西村苏奇林从养大蚕转变为小蚕智能化共育,今年利用三分地的桑树养小蚕就收入2万多。他还介绍,小蚕的质量决定大蚕和蚕茧质量产量,虽然小蚕智能化共育的技术含量高、风险高、利润高“三高”,但可以减轻农户的孵化和养殖风险,更为农户后续养殖、上簇一致性提供了保障,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蚕桑产业只有走规模化、专业化、省力化、科技化、多元化道路,才能让群众留得住、能致富。”朝天区蚕业局局长马继章介绍,近年来,朝天区大力推广科技养蚕,建成万亩文安现代(蚕桑)农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大力推广标准化生态高效密植桑种植技术,全区累计种植桑树4000万株;引导农户使用切桑机、桑园伐条机、喷粉机等蚕桑机具,大大减轻了蚕农的劳动强度。目前,该区蚕桑养殖已从传统的年产3批次增加到6批次,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蚕布局的不断优化,还将提高到每年养殖8批次。据统计,该区每年发放蚕种17000张、产茧12000担(600吨)、蚕茧收入实现2220万元。

朝天区结合产业扶贫,针对贫困户实施“人均两亩桑、脱贫奔小康”工程,并采取举办技术讲座、集中召开现场会、印发实用技术资料、走村入户现场指导等多种办法,实现了贫困户种桑养蚕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两年来,1300多名贫困人口依托蚕桑产业实现脱贫,该产业已成为群众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

订单养殖 农户吃下“定心丸”

“要通过我们的带动,让蚕桑产业做起来,让大家腰包鼓起来。”在2016年,苏治安在文安乡茨竹湾村流转土地500亩,栽植养蚕叶用桑、果桑,正式投产后,可养蚕2000张、产茧7万公斤,带动当地群众直接收入达260万元。

去年以来,朝天区围绕蚕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鼓励种桑养蚕农户、返乡创业等人员,大力发展生态密植桑园,并通过多批次科技养蚕,适度规模经营蚕桑产业。今年,该区适度规模大户新建标准化密植桑园5000余亩;发展拥桑10亩、年蚕桑收入5万元以上大户500余户,带动了蚕桑产业由家家户户小打小闹向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转变。

“我们与专合社签订了订单,既不愁技术,更不担心价格。大家养蚕的积极性很高。”文安乡茨竹湾村四组王齐秀介绍,村里的蚕农和她一样,年初与“金达蚕业专业合作社”签订保底价收购订单,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蚕种、蚕药、技术服务,每批次蚕茧及时通过合作社全部卖出。今年,她养了20张蚕,收入近4万,较去年收入翻了5倍;她还将再扩大规模,让收入再翻番。

新型经营主体、养殖大户的示范效应,带动了更多贫困户积极参与。王齐秀介绍,贫困户李兴云在今年养春蚕时遇到了疾病,无法解决,通过合作社、大户的耐心指导,养蚕的技术提高很快,今年收入7000多元。

延伸链条 保证蚕农有钱赚

蚕丝

在朝天区七盘关工业园三元茧丝绸公司的缫丝车间里,工人们正将煮好的茧放上自动缫丝机。机器飞速旋转,缫丝机上成千上万的茧最终形成一籆丝。

“近段时间国际市场行情又有所上扬,我们几条生产线全开,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公司负责人赵春明介绍,经过多道工序后,成品丝将出口到欧洲、南亚等多个地区。公司实现年缫生丝100吨、生产蚕丝被10000床,产值达5500万元。

“我们在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蚕桑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拓展桑蚕产业链条,不断增加桑蚕综合经济效益。”马继章介绍,目前,该区探索生态循环现代蚕桑种植、养殖、加工、园林观光、休闲农业等多产业融合开发,深入推进蚕桑种养向产业融合经营转变,已形成蚕桑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连结的完整产业链条。

今年,朝天区深入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依托水磨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将文安—马家坝—青林乡村旅游环线建成桑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园,桑蚕生产体验园,养蚕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园,蚕桑知识科普园,桑叶、桑葚采摘园,蚕桑文化展示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农耕文化、品尝桑蚕菜宴、观赏自然景观。

众多游客的涌入,更催生了业主积极开发出桑枝、桑叶、桑椹、蚕蛹、蚕沙等桑蚕副产物,进一步提升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能力和综合效益。

上一条:国信小贷公司圆满化解风险贷款3000万元本金
下一条: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督办代表建议工作落实情况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