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地处川陕结合部,与陕西省宁强县共有10个乡镇、18个村毗邻接壤,是由北入川的“咽喉要塞”。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朝天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疫情防控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深化川陕党建示范走廊建设,通过堡垒共筑、队伍共用、资源共享,牢牢守住了四川“北大门”。
坚持堡垒共筑,织密“组织防线”。聚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把组织建到防控第一线。一是现有组织共推。充分发挥现有的黎明—何家坟等4个川陕联合村党支部作用,组织村“两委”干部和辖区党员,采取同排查、同宣传、同步调、同应对的模式,全方位开展排查监测、宣传引导,切实做到不留盲点、不留死角。二是临时组织共建。打破地域界限,新建大沟—关口等5个跨省毗邻村临时联合党支部和二专线老七盘关站等4个边际交通卡点临时联合党支部,实行“双书记”办公制,统一规范建立职责清单,进一步扎紧织密边际地区疫情防控组织防线。三是线上组织共研。联合建立网络党支部6个,利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系统、“会易通”手机APP等,每天2次在线商议联防措施,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2次,发出防控指令40余次。
坚持队伍共用,织密“防控网络”。聚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力量用到工作最需处。一是村组干部联排。整合18个毗邻村的村组干部、网格员、巡防员等250余名精干力量,建立32支党员干部联防队,采取“网格+责任田”模式,全覆盖开展流动人员排查、重点对象管控等工作,累计排查15000余人次。二是乡镇干部联防。组织毗邻乡镇(街道)的近200名党员干部,联合组建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动开展防疫宣传、人员劝导等工作,累计劝阻或延期群体性聚餐活动21场,劝导、劝返边际流动人员500余人次。三是行业干部联控。抽调朝宁两县(区)行业防控部门300余名党员干部,成立4支党员干部突击队,在边际卡点对过往人员、车辆开展检疫、登记等工作,累计排查进出川陕的湖北籍车辆200余辆,相互提供有效线索80余条。
坚持资源共享,织密“保障体系”。聚焦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切实把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一是防控资源同保障。统筹调配两县区和10个毗邻乡镇的防护物资,为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免费发放口罩、防护服等1000余套,为居家隔离群众送去体温计、酒精等“爱心防疫包”300余个,并提供生活必需品代买服务。二是生产资源同保障。着眼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联合开辟生产物资流通渠道,协调34家专合社统一购置调配,办理蔬菜大米、农药化肥、种子饲料等物资运输车通行证200余张,实现必要人员、物资安全有序流动。三是信息资源同保障。建立微信、QQ等信息交流群,实时发布工作动态、宣传政策要求、提供就业信息,先后发布疫情信息220余条,提供招工信息130余条,开具跨省务工人员健康证明1500余张,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