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速流畅吗?孩子上课卡不卡?”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家上网课,近日,广元市朝天区中子实验学校校长王国勇带领老师们走访了部分特殊学生家庭。来到谭谋雨家,他们最关心的就是网络问题,因为,前些时候孩子反应这里网络不畅通。“好啦!通畅啦!幸亏你们之前带移动公司的人来疏通了,不然就真的耽误孩子学习了。”说起这事儿,谭谋雨妈妈热情地回应道。
疫情期间,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都牵动着朝天教育人的心,而一些特殊学生群体更是备受关注。朝天区各学校按照区教科局开展特殊学生群体精准帮扶提升行动的统一部署,及时摸排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重点关注困难家庭子女、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和指导。
且帮且陪伴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许多家长陆续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需要独自应对在线学习,对孩子、家长、老师都是一个新命题。为了让每个孩子不掉队,各校老师们在之前摸排的基础上,结合线上教学实际情况,精准确定特殊学生群体范围,实施“一对一”帮扶措施,做到不缺一人,不漏一人。
“说实在话,学校要求上网课,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班的精准扶贫户——赵德洪家的小女儿赵婷婷。”谈到线上教学,羊木镇小学朱蓉春教师说。原来,赵婷婷妈妈三年前突发脑溢血,在医院住了近半年。三年来,妈妈生活不能自理,家中还有一个哥哥正在读初中。爸爸既要照顾妈妈还要养家糊口,对于两个孩子根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家庭教育。朱老师说:“因为缺少父母陪伴,孩子在家中的学习习惯很不好。有次上完网课跟她视频,结果发现她躺在床上。”怎么办?于是,朱老师又通过电话与孩子父亲进行沟通,结合他们家庭具体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给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列出作息时间表,每天监督孩子按时起床,布置自己的学习区角,培养她的学习信心,提高她的自我管控能力。“这几天,在朱老师的帮助和督促下,婷婷学习自觉了。每天我出门,她就开始读书了。”孩子的父亲赵德洪说,“我们家现在这样的情况,我必须要出门挣钱,是真的顾不上他们两兄妹。老师们如此用心,我真的很感激……”
其实,老师们不仅对个别困难家庭孩子如此用心,针对家长外出务工,孩子宅家缺少父母监管问题,老师们则通过线上教学开展防疫、防火、防电等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线上诗歌朗诵、阅读分享、手抄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线上拉歌比赛、故事接龙、趣味运动等活动丰富多彩。避免父母不在家,孩子就沉迷游戏等不良活动对身心带来的影响。
送教送温暖
为圆王建雄的读书梦,3月16日,曾家镇小学校长陈步学带领科任教师来到王建雄家中。

王建雄是曾家镇荣乐村的一名残疾儿童。今年9岁多的小建雄,因下肢萎缩,不能像健康孩子那样到学校学习,只能依靠曾家小学教师们每月两次“送教上门”坚持自学。小建雄很不幸,因为肢体残疾,从小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又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由爷爷奶奶抚养。小建雄很聪明,身残志坚,仅凭每月老师们的送教和自己自学,基本上能跟上学习节奏。
“老师布置的作业你跟得上不?有没有问老师?”来到王建雄家里,陈校长关切地询问起孩子最近的生活、学习状况。此行,老师们还给孩子买了一些学习、生活用品,送去了崭新的教材和一些课外书。随行的何源老师和张仕学老师现场给孩子做了一些辅导,检查了近段时间学习的内容,还讲授了新知识,并鼓励他正确面对生活,用坚强的毅力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小建雄听得很认真。“这个寒假太久了,能见到老师们,我好开心。”听了这堂期待已久的课,小建雄激动得掉下眼泪。
临行时,陈步学特意叮嘱王建雄一家平时要勤洗手、讲卫生、少外出,作好肺炎自我防控,同时要利用现有条件积极锻炼身体,保护好视力。
教育的温度在哪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朝天区秉承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残障学生的特教育人理念,针对重度残障儿童少年实际,因材施教,开展“送教上门”,让每位残障学生同在蓝天下,共享阳光教育。近年来,全区累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3000余次,完成特殊教育微型课题36项。目前,已初步构建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全区适龄“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由原来的89.3 %上升至97.5%;残障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轮椅”考生卢友合考上本科圆梦大学,聋哑学生邱兰成长为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主力队员,肢体残疾少女贺小林制作的手工作品可卖钱贴补家用,家长满意率100%。
防疫也防“抑”
疫情期间,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老师们心尖儿上的牵挂。
王杰(化名)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跟着父亲生活。父母的“忽视”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孩子“变形”了。说起这个孩子的教育,他的班主任、羊木镇小学何萍老师可是用心良苦。何老师说,这段时间为了管控好王杰的在线教学,她还制定了专门的计划。一直坚持单号打电话,双号打视频,同他聊天儿,解他心结,督促他学习,像母亲一样关爱着他的学习与生活。“各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孩子,家长们除了能让孩子吃饱喝足,学习上只能说一句‘你要好好学习’。也不去研究儿童的心理,不知道孩子内心深处的需要与想法,这个时候们老师就只有主动去疏导他们,关爱他们。”何萍老师的想法也代表了大部分老师的心声。
为了做好学生心理关护工作,疫情发生后,朝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迅速组建由9名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和44名德育主任组成的朝天区中小学心理援助服务队,开展全区师生心理普查,开通心理辅导热线,推出系列心理辅导微课,全面铺开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工作。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起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并定期线上家访,及时排查心理疾病。针对特殊学生心理状况,及时疏导,预防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
疫情期间,为做好特殊儿童关爱工作,朝天各校教师用心服务,用爱援助,把温暖传递到每个角落。各学校建立特殊学生群体“结对帮扶”制度,切实做到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等“三个优先”;实行代理家长制,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做代理家长,做到“一知晓、二沟通、三多做”。即知晓特殊学生的所有情况,定期与特殊学生父母、托管人联系沟通,多谈心谈话、多关注心理健康、多开展线上辅导;对于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建立起精准帮扶机制,以学校为单位“一人一策”做好关心关爱工作。截至目前,朝天区教科系统对抗疫一线子女107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1人、留守儿童891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98人、已上班双职工子女114人、困难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家庭困难)1044人,开展关爱活动2000余人次。全区所有特殊学生都得到有效关心、帮助和引导,共享一片蓝天,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