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祭扫、征文祭祀……清明期间,朝天区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明祭扫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确保度过一个清朗的节日。

倡议先行,公约助力更“清明”
疫情期间市民的祭扫需求如何解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细谋划,制发专项通知,明确4月10日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依托中华英烈网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网站开设网上祭扫主平台,同步利用区人民政府网、微朝天等平台,开辟网上祭扫活动专栏,号召广大烈属、退役军人、社会各界人士自主转发活动链接,实现群众“一键”开展云献花、缅怀英烈、事迹学习等活动。同时,鼓励各乡镇清明节期间提供个性化暖心祭扫服务,为每座烈士墓敬献鲜花、擦拭墓碑,并对需异地祭扫的烈士亲属通过快手、抖音等方式提供实时祭扫,。
传承精神,活动多样激“斗志”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朝天区各中小学校通过线上线下齐联动,以线上班会、线下征文、手操报等多种形式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光荣传统。“改变的是祭扫方式,不变的是对烈士的敬仰和追思。通过网上祭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学生缅怀先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当下幸福生活,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学生们表示,学习英雄,敬仰烈士,更要传承英烈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朝天区教科系统相关负责人这样说到。
线下祭祀,代为亲人寄“哀思”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祭祖扫墓的日子。“往年,清明前后是群众祭扫的高峰期。清明节前后3天,是祭扫群众最多、人员密度最大的时候。以往,日均有700余人次入园祭扫,车从烈士陵园门口堵到两三公里之外。”看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部分干部职工到来,烈士陵园管理人员急忙上前说道。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为做好线下祭扫服务,4月3日,区退役军人事务组织机关部分干部前往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现场,干部们手持菊花,来到烈士墓碑前,先弯腰将杂物清理干净,再按照“一墓一花的标准”,将菊花依次摆放在墓穴上方,最后起身深深鞠躬,代为表达哀思。
据了解,朝天区各乡镇、区级各部门借助朝天区“百日攻坚战”第一轮大排查契机,组织驻村工作队走进辖区,向广大群众宣传文明低碳的清明祭祀新风尚,提倡大家用健康、文明、安全的方式祭奠缅怀亲人,并呼吁广大群众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在山头、林地、墓地内违规用火,做到不焚烧、不燃放,杜绝火灾和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保护我们共同的绿水青山。截至目前,全区1万余名群众参加网上献花活动,征集弘扬英烈精神优秀文章50余篇。
清明祭扫,贵在人心,重在文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说:“以往每年清明节都是祭扫高峰期,今年我们只选取了部分代表参加线下祭扫,用这种方式满足烈士家属特殊时期的祭扫需求。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寄托情感,树立文明新时尚,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