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记者驱车前往朝天区云雾山镇石门村,在村口下车后,眼前豁然一亮:玉带般的水泥路缠绵于青山绿水之间,白墙青瓦的川北民居诗意地散落在红花绿柳之中,勤劳的农人们三三两两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之上……好一幅生动和谐的幸福画卷!
石门村位于云雾山镇东南部,是一个偏僻的深山村。今年,朝天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进一步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石门村由原石门、新滩、解放三个贫困村村合一,藤椒、蚕丝、猕猴桃等优势特色产业连片集聚发展,成为了该村的三大脱贫支柱产业。

石门村人居风貌
“以前交通不便,又缺水、没有产业,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穷。”该村贫困户徐久荣苦涩地回忆道:“2016年以前,村里没有一寸硬化水泥路,吃水要到两公里外的邻村去挑,乡亲们吃饭穿衣全都指望着自家那一亩三分田地,收成好不好,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2018年初,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王晓峰被派驻到原石门村担任“第一书记”。找准病根、方能对症下药,王晓峰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遍访群众,他深知,只有全面了解实情,才能因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致富对策,才能为全村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带领群众干好发展大小事。
对于在住房、生活、疾病等方面急于救助的贫困户,王晓峰抓紧落实危房改造补助、五保供养、大病救助等政策;对于消极懈怠的贫苦户,王晓峰带领村干部和他们谈心交流,唤起他们的脱贫积极性;对于有劳动能力但缺乏技能的贫困户,王晓峰组织村里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对于石门村地形高低不平,落差较大,不利于传统农作物规模化生产的现状,王晓峰就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项目,搞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帮扶引导,石门村村致富带头人谢万奎成立了广元诚实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适合山地种植的藤椒产业,让贫困户可以通过流转土地、务工或种植藤椒致富,同时也让该村有了集体经济收益。
“现在石门村有一个占地338亩的藤椒产业园,园区共吸纳了37户群众发展藤椒产业,有6户贫困户靠发展藤椒产业脱了贫。”谈及该村的藤椒产业,王晓峰满脸自豪。据介绍,该园区今年已进入丰产期,预计可产藤椒20余吨,产值达40余万元,藤椒种植户户均收入在万元以上。受园区带动,该村有96户群众种植藤椒,全村种植面积以达670余亩,藤椒已经成为该村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贫困户杨朝明手捧蚕茧喜获丰收
走进贫困户杨朝明家,他正在自家蚕房采收蚕茧,手捧着白花花的蚕茧,他笑成了一朵花。“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村里不仅基础设施完善了,还发展起了致富产业,修建起了党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大伙儿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杨朝明高兴地说,现在大货车直接开进村收蚕茧,在家门口白色的蚕茧就能变成“红票子”。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石门村400亩的猕猴桃产业园区也已经硕果累累,年产量预计可达15万斤以上,产值约100余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可为集体经济带来一万余元的收益。朝天区统计局派驻原新滩村驻村第一书记赵祥光说:“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扩大猕猴桃产业规模,覆盖整个石门村,并培育一批种植大户,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全村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
(记者 鄢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