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期,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瞄准剩余贫困人口精准施策、重点攻坚,巩固脱贫成效,健全长效机制,实现了脱贫奔康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走进朝天区沙河镇罗圈岩村的“山嫂子”农家乐,47岁的贫困户严正山正忙着准备荷花节的食材。2018年,严正山脱贫后,瞅准乡村旅游的商机,办起了农家乐。凭借周到热情的服务和精美多样的菜品,2019年仅农家乐的收入,就超过10万元。严正山农家乐的招牌菜“烤全羊”和“羊肉汤锅”所用的南疆黄羊,则全部出自严正山的“山嫂子”家庭农场。严正山介绍,目前他的黄羊养殖规模达年存栏400头左右,今年预计出栏200多头,产值30万元左右。
近年来,朝天区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4+N”政策体系,加快建设乡村振兴试验区、先进乡镇、示范村,持续深入开展“强村行动”“兴乡行动”和“城乡融合行动”等一系列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创造了环境,增强了造血功能。
盛夏时节,曾家山乡村振兴先行先试试验区,甘蓝滴翠,辣椒飘香,数十万亩高山露地蔬菜相继成熟。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里,三十多位村民正娴熟地采摘、装筐,再搬运到货车旁称重上车。合作社负责人蔡万平说,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种植甘蓝400亩、辣椒200亩,由于今年蔬菜价格走俏,产值预计将超80万元。
两河口镇将高山露地蔬菜产业作为促进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实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截至目前,全镇建成蔬菜产业种植园10个,种植高山露地蔬菜近5万亩,有效带动13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此外,曾家山74%的森林覆盖率、夏日平均23℃的怡人气温、每立方厘米空气2万个以上的负氧离子含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游览参观。李家镇贫困户李德申的农家乐“归园田居”,也因此连续多日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景象。
脱贫攻坚成果的一步步巩固,让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在朝天区真正照进了现实。2019年,朝天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82元、增长10.9%,增速连续7年居全市第一;贫困人口特色产业收入占比达60%以上,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率达90%以上,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稳定实现了户户有门路、人人能增收。
截至2019年底,朝天区累计实现64个贫困村退出、24671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1%。2019年4月,朝天区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并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摘帽县”、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