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山水林田 融农旅文康
——四川广元朝天区矢志建设美丽中国田园城市新地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优良的生态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美丽的乡村元素、独特的民俗风情,朝天区加快推进农旅文康融合发展,建设生态山水园林宜居城市,打响了“栈道之都、养生天堂”文化名片,形成了建设现代田园城乡的生动实践。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朝天区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最核心的竞争力。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远近闻名的“养生天堂”,朝天区年均气温15.8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120毫米,森林覆盖率65.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350天以上。突出的大山大水大森林特征,是建设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坚实基础,朝天区先后建成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朝天区厚植绿色本底,在“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发展之路上,基于绿色基础大力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能。全区聚力打造特色园区,建成了十大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了20余个集农业观光、农耕文化、果蔬采摘、精品民宿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创建了曾家山中国农业公园。通过推动“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朝天区建成覆盖全域的5条幸福美丽新村走廊和4个幸福美丽新村示范片区,成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区。
朝天区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一心三副、六区协同”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了康养小镇、蓝调小镇、深呼吸小镇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风情集镇,创建了一批中国十佳田园美邑、全国百佳避暑小镇、省级特色小镇等重点城镇,成为远近闻名的亲山、亲水、亲林、亲绿、益养、益寿、宜居、宜游的生态康养目的地。
作为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区,朝天区构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朝天区奋力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富裕。重点发展核桃、蔬菜等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建成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区。着力擦亮“朝天造”农产品招牌,全区有8个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8个产品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曾家山蔬菜”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
9月22日,在第二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上,朝天区副区长李治成介绍,朝天高标准建成了曾家山、明月峡、龙门阁等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培育了剑门——蜀道文化旅游走廊、生态康养旅游核心区以及5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建成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举办了核桃文化旅游节等地方特色活动以及全国村长论坛等重要节会赛事活动。每年超过500万人到朝天旅游观光,“栈道之都、养生天堂”美名远扬。
李治成说,“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朝天坚持文化赋能,努力打造中国文化艺术之乡。朝天是巴蜀文明重要发祥地,是诸葛亮屯垦农耕文化传习地,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先秦古栈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和中国蜀道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的核心走廊。基于厚重的文化底蕴,朝天区挖掘和培育了中子细石器文化、蜀道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5张文化名片,大力开发利用平溪傩戏、李家狮舞等民间文化,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刺绣两度成为“国礼”,走进联合国和瑞士达沃斯论坛。2018年,朝天创建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下一步,朝天将继续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坚持农旅文康融合发展路径,努力构建农业、旅游、文化、大健康产业品牌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田园城市新地标,打造世界级田园文化旅游综合体。
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