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火车北站迎最大改造 将变成都“新脸面”

时间:2016年02月01日 09:08   来源:四川日报   阅读:

火车北站中心广场已经开始打围施工。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今年,63岁的成都火车北站将迎来最大规模的扩能改造——

  □本报记者 张彧希 陈碧红

  1月28日,春运第五天。成都开往广州东K1223次等13趟列车的乘客,被安排到成都火车站站房出站口西侧的临时候车大厅候车。不过,临近中午,这个能容纳4000多人的大厅里,并不像以往那样人流汹涌。

  王燕暗暗松了口气,“今年不一样。”

  成都火车站客运车间值班站长王燕,已在400多米的站台上来回奔走了16个春秋。往年的春运高峰期,“广场上全是人头,连地面都看不到。”

  今年的“清爽”,原因在于:过去多达140对的到发列车,已被削减到63.5对。

  这可以被看作一种铺垫——按照此前成都相关部门透露的消息,预计今年上半年成都火车站将关闭,进行全面扩能改造。

  成都火车站,大多数成都人习惯于称之为“火车北站”。它投运于1952年,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全国八大铁路枢纽之一。60多年来,数以亿计的旅客,从这里奔向远方。

  不论是1984年的成都火车站站房改造,还是其后的小修小补,都无法和即将拉开大幕的这轮改造相提并论。改造后,整个北站片区将形成一个集铁路、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地铁、社会车辆为一体的综合铁路枢纽。

  与北站的命运相纠结的那些人、那些地方,也即将迎来一场转折。

  北站工作人员

  北站“老”了,我们天天盼着改造

  王燕渐渐觉得,北站“老”了。

  她来北站工作,是2000年。彼时,每天汹涌的客流与门前林林总总的商贩交织,杂乱无章,却也充满活力。

  “当时春运每天人流量能达到七八万人,最多的时候高达15万人。”王燕说,密集发车时,自己甚至连续九十个小时沾不到板凳,往往还没走到休息处,第二趟发车任务又来了。

  起初,王燕他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直到2011年5月成都东站正式启用。“两边差不多规模,但东站只需要80个人两班倒,而我们却要300多人。”

  “北站硬件上受限制,只有靠人工来弥补。“王燕说,北站还在采取人工检票,检一趟车要六七个人,检票时间长达40分钟。而采用自动闸机的东站,这个工序分别只需要2个人和20分钟。

  王燕曾经和同事一起去东站参观学习,一个小细节对她触动很大。“垂直升降电梯,北站到现在也没有。”一些需要用轮椅运送的特殊旅客,只能从站台尽头处的道口绕行。

  尽管东站投入运营后,北站的部分车次被次第分流,客流相对减少,王燕他们终于有时间腾出手来做些“有质量的服务”,“比如我们和医院、地铁、公交联动,针对特殊旅客提供接送服务。”

  但王燕仍然觉得,北站越来越“老”了。“我们都天天盼着改造。”王燕期待的,是这个老站的“新生”,“我想亲眼见证它由‘老’到‘新’的一点一滴。”

   

能容纳4000多人的临时候车大厅。 本报记者 陈碧红 摄

  社区居民 

  北站,我不会再回来

  1月28日,听说母亲一大早去参加搬迁动员会,张容的心情很明媚——“北站,我不会再回来。”

  张容家的老房子,位于金牛区站西桥西街8号,火车北站地区的边缘。深深烙在人们心目中“脏乱差”的印象,让张容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自己住在火车北站。最让她烦恼的是,几乎每天一出门,都会被人扯住袖子问,“小妹儿,找不找工作?”

  “这个地方,不大适合居住。”在火车北站“浸泡”了十多年后,金牛区荷花池街办杨柳巷社区党委书记杨芳得出结论。

  杨柳巷社区下辖33个院落,其中老旧院落就有26个,还涵盖蓉北市场、纺织市场等多个市场,流动人口甚至占到60%以上,管理难度相当大。

  这一片区的居民,搬迁改造意愿非常强烈。前两年,金牛区准备投入资金,对部分老旧院落进行改造,谁知竟遭遇了“冷脸”。“居民们都说最好不要改,破破烂烂的,正好等搬迁。改好了,不给搬了咋办?”杨芳说。

  “搬”的这一天终于要来了。就在上周,二环路北二段43号、77号、83号几个院落实施了整体爆破拆除,涉及居民276户。“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们这里没有‘原地返迁’这个选项。”杨芳说,三个院落所在的区域将成为成都站的西广场。一条接驳线路将延伸出去,连接二环路和蓉北商贸大道。

  “片区内整个二环路外侧、北站东西广场区域,将不再有居民区。”杨芳说,上个月,火车北站扩能改造东西广场项目自改委正式成立,涵盖两个社区的多个院落。

  杨芳已经在琢磨未来,“希望能和相关管理部门一起,搭建一个志愿者服务平台,服务‘新北站’。”

  商场宾馆 

  期待迎来又一次“客满”

  对于已到退休年龄的付达星来说,他的一生都和火车北站绑在了一起。

  1988年,成都锦城商场和人民商场北站分场合并。这座位于火车北站广场西侧、7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上世纪90年代,商场一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上亿元,可以说是最好的时期。”在付达星的印象中,每逢节假日火车北站客流就暴增,再加之周围生活的居民也喜欢到这里来购物,商场延迟关门的事情常有发生。一旦有火车班列延误,大量滞留在广场上的乘客就成了更大的消费群体。

  在这个商场工作的付达星,每月可以拿到上千元的奖金,在当时也算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了。

  然而好景不长。“火车跑得快了,旅客疏散就快,到商场购物的人明显减少。”付达星说,本世纪初,生意越来越难做,到2006年,成商集团将北站分场部分拆零转租,到2010年,甚至整体转租。付达星的岗位,也随之变动到二环路对面的成商宾馆,再次见证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早几年生意好得很,旺季的时候天天挂着‘客满’的牌子。但自从东站启用,客源遭遇了断崖式的下滑。”

  这种不景气的状态,在今年达到了顶峰。虽然已经进入春运,但每天的入住率不到30%。宾馆楼下的一家旅行社,业务下滑了几乎一半。

  尽管不景气,但付达星仍对这个地方充满留恋:改造后,原本的北站分场大楼也将不复存在,其所在的区域,将崛起新的综合交通枢纽。

  不过,他对新北站仍然充满期待,“听说比现在大得多,而且各种功能也更齐全。”付达星尤其期望的是,改造后的周边环境变好,他所在的成商宾馆,也许将迎来又一次“客满”。

今年春运,北站的人潮并不汹涌。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两个机构 

  制度化常态化管理不会变

  站西巷,是成都火车站西边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小巷尽头,门对门排列着两个单位:成都市政府火车站管委办和成都市公安局站前分局。

  即便放眼成都全市,这两个机构也有些特殊:“火管办”管辖范围仅1.1平方公里,却是市政府直属的正局级单位;站前分局,可谓成都市最小的公安分局,但街面巡逻警力和“天眼”密度,堪称全市之最。

  尽管外界频繁抛出“改造前最后一个春运”的概念,但“火管办”秘书处处长罗长林,并不觉得这个春运有什么特殊。“和以往一样,我们从1月24日就进入了‘一级保障’状态,全体人员取消休假,所有力量都上街面。”

  正是这种制度化、常态化的管理,造就了今天北站的秩序。

  在2002年之前,北站之“乱”,让人头疼。流动人口、街面暴力犯罪、票证倒卖、入室盗窃、交通混乱……国内火车站地区普遍存在的症结,在这里比比皆是。用站前分局政治处副主任李晓东的话来说,就是过去群众报案都要“排队取号”。

  2002年,成都市决定对成都火车车站(北站)地区实施直管,成立了“成都市人民政府火车北站地区管理委员会”。李晓东所在的单位也从最初的派出所、警署提升到分局。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整治后,这一地区的治安、交通状况有了极大改观。“最直观的感受是,从2008年开始,这一片区入室盗窃三年‘零发案’。”杨芳说。

  在遭遇了2003年SARS的突袭和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之后,“火管办”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应急管理上来。“我们也提出,要弱化这一地区的商业氛围,因为硬件和人员素质跟不上。”罗长林说。

  正是有了北站的经验,2011年,成都东站建成投入运营后,市政府北站办对成都东站实行延伸管理,管理机构同时更名为“成都市人民政府火车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即将搬离驻扎了14年的北站,罗长林有些不舍。按照相关规划,成都铁路客运站或将逐步形成“3主2辅”格局,即火车北站、成都东站、成都西站、火车南站及天府新客站,“2019年扩能改造工程完成后,我们还会回来。”

  蓝图快览 

  未来,在这里亮出成都“新脸面”

  根据已公布的方案,成都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将是一次脱胎换骨的 “大手术”,包括站房建设、线路扩能以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等内容。

  站房更高。从地面一层改为主体三层,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面积更大。从现有的6站台12线,扩展为10站台18线,站场面积将达8万平方米。

  车次更多。以成灌铁路为主的成都市域铁路,发车频率将提升至10分钟。

  客流量更大。从现在的每天10余万人次提升到20万人次以上。

  换乘更方便。预计于2017年建成投用的地铁7号线也将经停火车北站。

  目前,引入线建设和站房改造已在进行,南北广场拆迁工作正加快推进。北站关闭后,原有班次将分流到东站和西站。整个扩能改造工作预计于2019年改造完成。

  此外,按照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启动的同时,还将同步实施北站配套交通匝道体系、商贸大道立交、人民北路北延线匝道等一系列道路工程。

  未来,这里将建成集铁路、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地铁、社会车辆为一体的综合铁路枢纽格局。

上一条:王东明:抓好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
下一条:省委召开常委会议 王东明主持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