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情牵22年 川浙合作续写新篇章

时间:2018年10月19日 08:23   来源:四川新闻网   阅读:
由浙江援建、总投资五点九亿元的青川县智慧岛教育园区主要由﹃三校、一馆﹄组成,是广元市职业技术培育基地。本报记者何海洋摄

  数读川浙合作

  深情厚谊

  目前浙江与四川11个市(州)40个县(市、区)建立结对关系。截至今年9月,浙江累计投向四川帮扶资金近24.9亿元,实施项目

  2000余个,解决逾55万群众吃水难、240余万群众就医难和1.5万群众住房难的问题

  合作共赢

  截至2017年底,浙江共为四川对口地区引进企业885个,到位资金950亿元,创造税收50多亿元、就业岗位3万多个。今年以来,四川已签约浙江项目129个,投资金额达926亿元

  □本报记者罗之飏

  抛开川浙交往古代史不言。那是传说中的北川人大禹远涉千里,逝后安寝于绍兴会稽山上,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遥远故事。

  抛开川浙合作现代史不叙。那是浙江人抗战期间避难、三线建设支援、改革开放经商数次大规模入川,贯穿大半个20世纪的曲折历程。

  四川有天府之国成都,浙江有天堂之地杭州,川浙交往合作,犹如“天府”和“天堂”心心相惜,积淀深厚。

  如果将时间长河截流,选取从1996年11月浙江开始对口帮扶四川广元和南充,至今年5月的2018年浙川扶贫协作高层联席会议召开这段近22年的时间切片,来观察川浙交往合作,会更加清晰地发现这份肇始于政府推动、决定于市场选择、延续于双赢共享的情谊,历久弥新。

  播下种子 情牵22年

  对口帮扶紧密连接川浙

  身着黑西服、脚穿黑皮鞋,10月11日,因要外出送茶而特意着正装的青川县蒿溪乡仙雾茶场老板袁树先没有忘记1996年11月18日,他任蒿溪乡炭活村村支书时,第一次见到浙江党政代表团前来考察的那天上午,自己脚踩一双黄胶鞋,身后是摇摇欲坠的土坯房,连像样的衣服都拿不出来一件。

  仿佛拿到开启命运变化之门的“金钥匙”,考察团随后介绍袁树先到北京、浙江学习种茶经验。两年后,他拿到800亩的仙雾茶场经营权,在浙江持续不断的技术和产销帮扶下,茶场年收入从最初10万元左右,跃升至如今最高上百万元。袁树先换上了皮鞋,开起了皮卡车,住上了楼房。

  袁树先个体命运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994年,国务院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沿海各省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区发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1996年,确定浙江对口帮扶四川广元和南充12个贫困县区。“对口帮扶犹如粘合剂,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浙江和西部四川紧紧连接在一起。”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对口帮扶处处长叶建军回忆,从1996年起,浙江先后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灾后重建和对口支援等方面给予四川支持和帮助。目前,浙江帮扶我省贫困县已达40个。

  对口帮扶播下了川浙合作的种子,一条条“浙川路”“浙广路”、一栋栋“温州商城”“义乌小商品城”、一座座“川浙产业合作园”“青川智慧岛”……见证着浙江帮扶四川的情谊,细数着川浙携手合作的成果。如今,在广元的山野田园间,随处可见“茶叶兴,浙广情”、“浙江真情帮扶,青川茶香四溢”的标语。这些标语犹如烙印,将浙江帮扶四川的情谊印在巴蜀大地上。

  一组数据彰显真情。迄今,浙江对口帮扶四川已累计投资帮扶资金约24.9亿元,实施项目2000余个,解决逾55万群众吃水难、240余万群众就医难和1.5万群众住房难问题,与四川11个市(州)40个县(市、区)建起结对关系。

  创建机制

  政府牵头搭台 企业登场唱戏

  10月16日,吉利汽车集团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副总指挥刘平忙着察看项目建设进展。2017年6月,吉利控股集团在南充投资新能源商用车二期项目,未来该项目本地配套率将达50%以上,这意味着南充下线的每一辆吉利汽车一半以上是“南充造”零部件。在这段22年的时间切片中,肇始于政府推动的川浙合作如何走向纵深?

  2004年5月,来川指导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时任浙江省委负责人明确表示:“要让更多市场机制起作用、符合市场规律。”

  理念和举措同步。同年同时,加强川浙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框架协议签订,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医疗卫生、旅游、劳务6大领域成为双方合作热点,在两省合作达成的协议中,“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放在头条位置。2018年浙川扶贫协作高层联席会议上,“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又写入两省2018年扶贫协作协议。

  政府牵头搭台,企业登场唱戏。省投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浙商入川投资首破百亿关口,达到149亿元;到2016年,浙江在川签约项目投资额已逼近千亿大关,达945亿元;今年以来,四川已签约浙江项目129个,投资金额达926亿元。

  有决策推动。2004年,浙江省政府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规划,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逐鹿蜀地”成为越来越多浙商的选择;川浙两省主要领导频频互访,交流情况,签署协议。

  有自主选择。从1997年,浙江首个大型入川企业娃哈哈在广元投资1.7亿元建生产纯净水分公司;到2006年,中大集团在成都投资18亿元发展房地产;再到2017年,继在南充投资68亿元建设新能源商用车二期项目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已在川布局10大项目,总投资近1000亿元……

  “根本原因在互利共赢。”四川省浙江商会秘书长刘良绪认为,浙江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企业优势,这与四川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要素优势“一拍即合”。

  市场已作出选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最近正联合16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抱团入川”,以降低物流成本,形成更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表示,“供应商愿意入川,是基于四川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而入川布局又会进一步做大汽车产业规模效应。”

  共抓机遇 融入国家战略

  拓展两省合作新领域

  10月15日,传化智联四川大区正在准备注册自贡新公司。今年5月,浙江传化集团投资5亿元在自贡建设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项目预计明年二季度开工。传化智联四川大区总经理俞顺红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帮助自贡公路港内物流企业融入覆盖全国的智慧物流网络、大数据平台,高度整合人、车、货,降低物流成本。

  入川10年,在四川9个城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10多个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浙江传化集团,今年还将逐步在宜宾、泸州、攀枝花落地城市物流中心。“南向物流通道建设是一个重大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四川南向开放战略引导下,我们已经尝试建立川南区域互联互通的货运网,并联接我们在贵州、广西、云南布局的公路港。”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借力“一带一路”建设,选择在国家战略中寻找商机,成为川浙两省交流合作时聊得越来越多的“共同话题”。浙江省四川商会会长罗相斌介绍,近年来很多川浙合作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海外业务拓展上,为此商会还出资5亿元投入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已支持多笔海外并购业务和电厂等基建项目”。

  远看,早在2015年8月,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学习考察时,时任浙江省委负责人就提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既赋予了浙川共同的历史使命,也为两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大平台,川浙合作“要顺时应势,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战略大格局。”

  近看,根据川浙两省今年5月达成的共识,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同探索自贸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新路子,将是接下来拓展两省合作领域,推动川浙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议题。

  “共抓国家战略机遇,将是川浙两省在良好的合作基础和传统上,进一步开创两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全面长期战略合作局面的重要契机。”省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条: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四川代表团粤浙行记
下一条:四川3条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将向全国推广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