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四川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系列政策出台

时间:2018年10月23日 08: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阅读:

一个实施意见:

《关于推动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

两个认定办法:

《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试行)》

《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一个政策措施:

《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本报讯(记者 朱雪黎)我省日前集中印发4个关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文件。这是我省首次系统出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文件。

一个实施意见、两个认定办法、一个政策措施,“121”政策架构初步构建起四川军民融合政策制度的四梁八柱,也开启四川为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蹚路子”的新阶段。

一个实施意见——是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是一个管总的系统性指导文件,用于指导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四川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蹚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路子。《实施意见》立足四川实际,聚焦“军转民”和“民参军”两个关键,提出建立军民资源共享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打通军民融合通道,培育壮大军民融合产业等一系列重点任务。不断释放“军转民”潜能,到2022年建成50个军工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与推广转化平台,每年滚动支持100项军工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加速激发“民参军”活力,到2022年,经省级认定的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超过1000家,培育一批军民融合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不断壮大军民融合产业,到2022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

两个认定办法——《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试行)》和《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皆由省国防科工办印发并实施。

“一个着力培育军民融合发展市场主体,一个着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载体。”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出台《认定办法(试行)》,四川在全国尚属“第一家”。四川探索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的“省级标准”,希望能为国家认定全国通行的军民融合企业提供参考。《认定办法(试行)》既覆盖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也涵盖量子技术、超材料、脑控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新兴技术领域。出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旨在进一步推动军民用科研生产资源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的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区。

一个政策措施——由财政厅、省国防科工办、省经信委、科技厅、省税务局、省知识产权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并实施的《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八条政策措施,条条干货。”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政策措施的出台,旨在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聚焦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军民融合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打造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政策系统性强、操作性强,资金整合力度大,是该政策措施的特色亮点。八条政策举措,基本覆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全产业链中的所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支持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协作体系建设、创新产品拓展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融资等。八条政策举措还将此前分散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奖补政策等充分整合,明确对象,界定范围、规模、资金来源和责任分工等,可实现“一个政策措施掌握全省军民融合奖补政策”。

上一条:四川:11月起17种抗癌药纳入全省医保支付
下一条:尹力:持续推动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