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中国要闻>>正文
分享到:

新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

时间:2018年02月28日 09:15   来源:新华社   阅读: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新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从2018年全国两会看改革开放

新华社记者 安蓓、张辛欣、谭谟晓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

处在新的历史关口,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必将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共识,激荡起奋进新时代的改革强音。

新征程上改革大有可为

2月25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至此,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监察委员会全部组建完成,一个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正在形成。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实施湖长制,改革完善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党的十九大后,各领域改革多点发力、向纵深推进。

这是一个大国迈向新时代的庄严宣示。

2017年10月25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直击人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11月10日,越南岘港,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

10天后,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涉及农村、教育等领域改革的文件16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十八届中央先后召开38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365个重要改革文件,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改革全面展开,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5年不断求索,一系列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改变着中国社会的面貌——

打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定式,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反腐败斗争“刀刃向内”,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面依法治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

5年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伟大社会革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

一条道路,连接历史与未来。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成为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

40年后,在距离凤阳百余里的安徽滁州天长市,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让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持股人”。2015年试点至今,天长市151个村已全部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

“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因。在全国两会上,更要弘扬‘大包干’精神,当好推深做实改革的先行者。”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长许继伟说。

40年风雨征程。从1978年出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更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传递的是信心,更是决心和勇气。

新时代呼唤改革新突破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代表说,今年两会上,他将继续就教育领域改革提出建议。

2006年起,他开始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2018年初,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要求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令他倍感振奋。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方向,全面深化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从百姓关切出发。”周洪宇代表说。

经过近40年大变革大发展,中国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头——

两难甚至多难情况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能力;与此同时,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以更加坚定的决心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时代赋予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全国两会的历史使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意味深长。

做好新时代的答卷,要以全面深化改革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环境污染之“殇”,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领域矛盾突出,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起来后,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2月26日,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公布。“人才评价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这体现了改革的精准性。”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副部长刘利华说。

改革步入深水区,唯有以公平正义凝聚改革共识,以坚定决心突破利益藩篱,才能在新的时代征程中取得改革新突破。

做好新时代的答卷,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铺路架桥——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在新起点上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破除妨碍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弊端的“除旧”过程,也是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的“布新”过程。

“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改革的宣言书。”经济学家高尚全说,各方面制度完善与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因素。

做好新时代的答卷,要以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潮流、实现互利共赢——

环顾当今世界,各国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谋超越的竞赛悄然铺开;与之相伴,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贫富分化、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亟须深层次解决方案。

敢于变革,勇于担当,方能挺立世界潮流。

“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激荡人心。

一年后,瑞士达沃斯。中国向世界传递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坚定声音:“中国将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大幅放开市场准入。”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幅放宽外资进入金融业的比例限制……党的十九大以来不断释放的信号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新起点上做好改革新答卷

面向未来,靠什么劈波斩浪、风帆高扬?

“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要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坚定的改革勇气,攻坚克难、闯关夺隘,把改革推向深入——

是否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是”则对照18条标准逐条进行审查……不久前公布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就完善市场环境迈出关键一步。

保护竞争,就是保护生产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行,开启清理行政垄断的大幕,为打破地方保护、消除行业壁垒清扫路障。

“改革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要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推进改革,敢于自我革命”“要鼓励基层创新,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改革再深入”的动员令下,我国向一系列沉疴痼疾开刀。

要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步一个脚印,把改革扎扎实实推进下去——

“脱贫成不成,关键在落实。”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在全国两会上连续多年关注脱贫问题,今年将聚焦落实,针对杜绝虚假脱贫、防止扶贫腐败提出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推出的改革方案要狠抓落实,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落实方案的要巩固改革成果;党的十九大部署的新的改革任务要尽早谋划——改革的担子越挑越重,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从新疆提出“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坚决严肃查处”,到北京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承诺年内新增学位3万个左右……2018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为全国两会吹响真抓实干的前奏。

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乘势而上,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力量——

2018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力探索、接续奋进的关键之年。

5年前,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全面深化改革大幕。

4个多月前,党的十九大吹响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动员令。

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汇聚更加磅礴的改革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必将无往而不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进!(参与采写:张紫赟、梁建强、王建)

上一条:5年两会,习近平这些话语历久弥新
下一条:干部群众坚决拥护修宪建议:为长治久安筑牢法治之基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