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文化生活>>网络评论>>正文
分享到:

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奋斗者(社论)

时间:2025年04月28日 16:00   来源:   阅读: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表彰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国性劳模表彰,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奋斗、更加智慧的创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不懈奋斗。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业。新时代以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砥砺前行,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这次拟表彰的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就是亿万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时代风采,为全国上下树立了光辉学习榜样、激发了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以来的这些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从载人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到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再到粮食产量有史以来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2万公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千帆竞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干事创业、奋楫争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激发亿万人民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中国式现代化拥有了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工运历史,党的一大就明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进工人运动。中国工会成立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组织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团结拼搏、建功立业,为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工会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和方向,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加强工会改革创新,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创新创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担当作为。

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信念更加坚定,素质全面提高,面貌焕然一新,充分展现了主人翁的豪迈姿态,焕发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正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前进道路上,只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够凝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伟力。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推进我们的宏伟事业,更加需要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主力军作用。这要求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提升,不断增强我国未来发展新优势;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效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辛勤付出都将汇聚成昂扬奋进的时代洪流,每向前一步都将叠加成不可阻挡的发展之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学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挺膺担当、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书写劳动风采、创造时代荣光。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8日 01 版)

(责编:赵欣悦、曲源)

上一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
下一条:人民网评:提高青年驿站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