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文化生活>>网络评论>>正文
分享到:

人民日报:互联网红包重构人际网络

时间:2016年02月16日 10: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阅读:
原标题:互联网红包重构人际网络(新论)

  春节期间,各类互联网品牌纷纷用网络红包的形式,点燃舆论话题。文化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单从数字看,互联网红包的发展可谓迅猛。以微信红包为例,去年除夕,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10.1亿次,而猴年除夕一天,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达到4.2亿人,收发总量达80.8亿个。事实上,互联网红包不仅数量多,而且玩法更加多样,如微信的红包照片、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无不展现出网络世界的兴旺景象。

  互联网红包的火热,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相较于以往互联网产品往往“先流行于美国,后进入中国”的传入方式,互联网红包只在中国真正火爆。一些国家虽有“红包压岁”,唯独中国特别看重。有人曾评估,美国的红包压岁钱约12至125元人民币,新加坡约23至90元人民币,韩国约55至280元人民币,而中国人的红包压岁钱达1000元的也不在少数。

  互联网红包是红包民俗的数字化形式。正因如此,是否会因抢红包而冷落了亲情,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意见。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42.77%的人认为,只顾抢红包,和家人交流变少了。但也有44.83%的受访者认为二者并不冲突。不管怎样,“互联网+红包文化”,让人际交流更频繁、更密切、更平等,就像长辈与孩子的隔代交流,已经拓展为朋友间的对等交流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红包开始形成一种新民俗,就像一些外媒所言,中国的传统红包习俗进入“数字化时代”。

  “红包热”的背后,形成了以微信为代表的小世界网络。中国的人际网络与技术网络具有同构性,表现为一种小世界网络,诸如以熟人的熟人关系来认识生人,由此构成更复杂的关系网。这么看,不管是中国的人际文化还是微信文化,都强调短距离的连续邻接关系。这种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文化之间的“隔代遗传”现象,使互联网在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易被普通大众接受,也可以说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基础上,农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的融合。

  由此可推及,红包文化蕴藏的人际网络文化,会从生活向工作渗透,小世界网络模式也会有力地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展望2016年,这或许是一个新现象、新趋势。仍以微信为例,从个人移动交流到工作信息互通,实现了个人账号到公众账号的“升级”。2015年,微信上的公共服务账号,只用了9个月就比2014年翻了一番,达到8万个,能提供大约800项公共服务,覆盖68个城市,大约两亿人口,每一季度至少产生30亿次的互动。在这种强调互动的网络商业模式中,许多新的创业和创新机会被创造出来。

  本土人际文化、网络交往文化与技术的深度碰撞,影响的将不仅是个人生活工作,而且会带动社会民生的发展。可以想象,未来去中心化的工作越来越多,新职业新领域也会不断涌现,“你需求什么”只要“一键式”,“我供给什么”也能“掌中控”。春节红包“摇一摇”“咻一咻”的壮观景象,预示着一个更加节省便利、交互频繁的互联网新世界,正在开启新的创新空间。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上一条: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
下一条:人民网评:过年回家,请放下手机,抬起头来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