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广元要闻>>正文
分享到:

回看广元全面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的关键五年

时间:2021年08月16日 08:30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广元新闻网讯(记者 涂媛媛)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8万人,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以内。

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增长59%、105%,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保尽保。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7 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建成三级医院11家,与域外多家高端医疗机构合作,市外来广就医人数年均增长10%以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五馆一站”常态化免费开放,成功承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等赛事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一个个片段印证了广元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人民为中心,保民生、惠民生,这五年,全市突出民生优先,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稳定在65%以上。全市各项民生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多项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

水电气供应有保障 促进群众生活便利化

这是过日子更有安全感的五年

“干了一天活回家扭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煮饭洗衣都特别方便。”苍溪县陵江镇新建村村民陶启太家接通自来水已有两年多,自从接通自来水后,他再也不用去屋后山坡上卖力挑水。

这,仅是我市全力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十三五”期间,一个个饮水工程润泽万家,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 1.34 万处,建成团结水厂、新华水厂等56个千吨万人水厂。全市农村饮水工程完工、资金到位、解决人数、水质达标实现“四个 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比“十二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实现了农村群众从有水吃到有安全水吃的跨越。同时,我市加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整治山坪塘2697座、新建蓄水池2421口,新建和整治渠道1455公里,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3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69 万亩。完成 302 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现下,苍溪县岫云村的创业青年侯锦再也不用为灌溉作物发愁,他所种植的40多亩猕猴桃如今可以实现电动灌溉,进行春灌和夏浇。“如今村里用电更好了,服务也更优了,发展产业更带劲了。”他感慨道。

不仅是岫云村,“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4.2亿元,进行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升级,促进生活用电质量全面达标。2020 年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电量较“十二五”末增长63.29%,实现了由“用上至今,我市全部乡镇和870余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也设置驻点服务点,电力工人定期驻点服务,最大限度实现供电

服务便民、为民、利民。眼下正是三伏天用电高峰期,电力部门正全面加强设备运维,对重要设备每日开展特巡和测温,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城乡居民用电安全稳定,尽显民生情怀。

城乡供气,我市坚持民生优先,五年来,建成了覆盖全市四县三区的供气管网和配气场站,日供气能力达 200 万方。95%的乡镇通天然气,有效促进群众生活便利化。另外,我市还持续优化“获得用气”服务,打造永安巷服务厅等“10 分钟缴费圈”站点 107个,搭建广元燃气APP、实体服务厅等平台,拓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多元化“供气”服务渠道;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减少用户“多头跑来回跑”;推进“智慧燃气”建设,为超期燃气表用户免费更换物联网智能表,实行线上智能化管理,用户可通过 APP、支付宝等方式实现网上缴费。

解决吃住行难题 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这是幸福感满满的五年

“老旧小区改造让我们这里的环境一改脏乱差,路灯、水电管网也改造完善,真是祛除了我们的一块‘心病’。”日前,利州区建设路社区居民姜方生如是说。

姜方生口中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我市2020年实施的民生实事之一。这一年,我市以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物和配套设施破损老化、市政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目标,推进改造城镇452个老旧小区,提升人居环境。

不止去年,“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危房改造60424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57%,1061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全面保障。全市累计开工改造各类城镇危旧房棚户区21626套,解家岩、凤凰山、新民等一批重点棚改项目先后竣工,近10万城镇困难群众喜圆“安居梦”。

生活在广元,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城市的街区变得更加干净,交通更有序。

从安置到宜居,五年间,广元群众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市城区设置临时停车泊位 8000 余个,18 条路段实行潮汐式停车管理,古堰路等4个公共智慧停车场竣工投入使用;在市城区南河、万缘片区设置便民服务点,方便市民买菜购物;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100%的行政村。

生活舒心之余,还得让市民的“菜篮子”更丰富,拎得更放心。

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持续把“菜篮子”工程建设列入全市 30 件民生实事。2020 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 113.94 万亩、产量 291.55 万吨;水果94.09万亩、产量47万吨;茶叶49.32万亩、产量 1.52 万吨。五年来,“菜篮子”产品产量稳步提高,相较于2015年,产量分别增长 22.85%、31.72%、49.02%。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建设城市调节蔬菜基地 2.3 万余亩,剑阁县升钟库区建成越冬蔬菜基地1000亩,有效解决冬春蔬菜淡季供应。2020年,全市出栏生猪334.5万头,肉牛8.9万头、肉羊63.4万只、剑门关土鸡等小家禽6074.9万只,相较于 2015 年,增长率均达 20%以上。全市水产品生产总量5.67万吨,相较于2015年,增长3.66%,实现稳量增收。

在保障食品安全上,我市同样不遗余力。“十三五”以来,全市规范化建设市场监管所69个,聘请城市社区和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1700余名,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明厨亮灶”率达 100%,食品安全舆情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率达100%。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 98%以上。全市连续13年无一般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文体生活多面开花

这是获得感不断充实的五年

努力让广元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五年来,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学前教育普惠发展,7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创建省级示范高中6所,全市高考质量连年快速提升。全市256546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无一人辍学失学,1189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通过专项救助考入大学。全市投入15.6亿元,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并先后投入资金2.4亿元,新建、改建食堂和伙房,学校食堂全部回收自营,配备专业营养师,让孩子们在学校吃上营养美味的饭菜。

优质医疗,守护着广元人民身体健康。“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资源大幅增加,截至 2020 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70家,三甲医院6家、三乙医院6家,开放床位24125张。全市有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人员 1849 人,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9人。公共卫生人均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1200余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 服 务 136.81 万 人 ,重 点 人 群 签 约 率74.7%。严格落实保障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健康扶贫工作中,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范围,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县域外个人支付控制在30%以内。

眼下虽已立秋,但暑热不减,市澳源体育中心游泳馆拥有的标准游泳赛道池、健全救生管理制度、全面的监控措施,每天吸引不少人前去游泳健身。“这里是个游泳锻炼的好地方,我一有空就会来,每次游个两小时。”市民李佳说。

得益于承办省运会的契机,“十三五”时期,我市累计投入2.5亿余元,新建了包括市澳源体育中心游泳馆在内的7个大型场馆,并改造提升澳源体育中心体育场、篮球场等16个场地。全市村级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1.91 平方米。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40%,市民身体素质普遍性提高。

五年来,在广元,无论是假期还是工作日,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都常态化免费开放,持续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精神大餐,促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建设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并常态化进行补充更新。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全市文化馆年均免费组织文艺活动、培训班、公益性讲座5000余场次。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年均免费组织文艺活动、培训班、讲座2000余场次,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织牢民生事业保障网

这是多项便民政策惠及群众的五年

受益于市民政部门开展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朝天区中子镇中子铺社区三组老人董德成现在家里不仅配置上了床旁扶手、移动马桶等老年用品,辅助他居家安全便利生活,还拥有了耳背式助听器,帮助他的左耳正常听见外界声音。

董德成老人享受的适老化改造项目,是“十三五”时期,我市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体现。五年来,我市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3年专项行动,养老服务短板得到有效弥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同时做实兜底保障政策,截至 2020 年底,全市农村低保对象17.91万人应保尽保。城市、农村低保标准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59%、105%。2019年起实施绿色惠民殡葬补助政策,群众丧葬负担进一步减轻。对未成年人开展“订单式”关爱服务,累计受益未成年人10.5万人次,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生活、教育等问题。

就业为民生之本。“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 19.8 万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6.22 万人、1.62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 4%以内;每年农民工转移就业96万人左右;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1.29 亿元,创业带动就业 14.69 万人,实现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十三五”末,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人数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3.27万人、3.95万人、7.7万人、10.95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医保红利持续释放。“十三五”以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2800多种药品纳入医保目录,23种慢性病、25种重特大疾病门诊医疗费纳入报销范围,进一步减轻了群众负担。全市贫困患者就医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48种慢性病、重特大疾病门诊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全市省内、跨省住院联网医院覆盖率分别达89%、75%,开通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市300家医院、278家诊所、796家药店实现扫码付。

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自 2019年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以来,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机构全面建立,1885 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顺畅运行。坚持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安置退役军人,完成4807名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完成7726名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3600人次。全市由退役军人创办、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156家。实施“兵支书”工程,957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

持续关心关爱残疾人群体。“十三五”期间,残疾人低保对象困难生活补贴覆盖率达100%,符合补贴条件有需求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 100%。新增就业残疾人5400人、为2000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人人实现就业”。在村(社区)建立残疾人健身活动站点 150个,残疾人群众体育运动需求服务落实率达93%,累计为4.5万名有需求残疾人家庭送去康复健身器材。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累计为3392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

回眸“十三五”,安居、医疗、教育等一个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好消息不断传来,让广元群众感受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也让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更加绚丽。

奔跑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广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未来将不断书写民生发展的新篇章,描绘更亮丽的民生底色。

上一条:“豫”见仁爱 “救”在身边——苍溪志愿者在河南的七天七夜
下一条:邹自景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