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动态>>正文
分享到:

“农民夜校”里的“微课堂”人民群众更欢迎

时间:2017年07月27日 08:33   来源:李家乡   阅读:

“农民夜校”里的“微课堂”人民群众更欢迎

        ——朝天区李家乡“农民夜校”工作开展纪实

  “今天是逢场天,‘农民夜校’又把我们请回来给我们讲政策,听了之后我们心里更加清楚,更加有底了,有了困难我们也知道找哪个部门。想搞产业发展,我们也知道找谁寻求帮助……”永乐村贫困户李德申在与笔者交谈中如是说到。

  今年,李家乡结合农村实际,从时间上、内容上、形式上把“农民夜校”办成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素质能力的课堂,让“农民夜校”不是摆设,真正成为农民喜爱、群众欢迎、社会关注的“微课堂”。

  “讲短课”让群众更有时间参与更愿接受

  为保障群众有时间参与,结合农村实际根据农时农事关键时节,利用晚上或农闲时间开展教育培训,乡党委课程设置上多设置10至15分钟的“微课堂”,在1次培训中组合安排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原则上每月开课不少于2次4学时,让参与教育培训的群众学的有乐趣、学后有收获,能够自觉领悟开办“农民夜校”的重大意义。

  “在‘农民夜校’教学上,我们提前收集群众意愿,设置好教学计划并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讲群众听不懂的课,不讲对群众没有意义的课,更不讲大话套话空话的课,时间一般都在20分钟以内,群众对这样的短课评价较好”老林村“农民夜校”校长何其林讲到。

  “讲精课”让群众更能听明白更有收获

  笔者来到永乐村村委会,村上请乡上的驻领导正在给他们讲“普通党员如何带领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讲课结束后,永乐村党员姚忠金语重心长的给笔者说到,“今天这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我只知道只要不乱说、不乱作就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了。其实不然,我离一名优秀的党员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养成还习惯、形成好风气”就像今天的老师讲的,要做团结邻里、孝老爱亲、弘扬正气、带头致富等等等方面的模范”

  乡党委在内容设置上,结合“四讲一做”,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多设置对他们实用技能起作用、思想觉悟能改变、法律意识能增强、感恩意识能提高等20个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在内容上吸引他们的“眼球”,最终达到做人、做事等多方面起作用的目的。

  “讲微课”让群众参与更广泛学习更方便

  根据农村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数多、文化低接收能力弱等特殊情况,按需分配“开菜单”,主要开辟流动教学点、送学上门等方式开展教学,借助支部会、党员会、小组会、院落会等时机开展政策法律党恩“辅导学”;组建“现场教学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门口开展实用技能“专题学”;聘请先进典型、专家学者、乡土人才、乡村干部开展集中“宣讲学”;借助广播、微信公众号、党员QQ群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学”。

  “以前村上通知开会,要么是在村上、要么在组上,现在的花样多了,把我们通知到田间地头‘开会’,最初我还不理解,认为这是搞形式,摆花架子,后面通过农业专家给我们认真细致的对蔬菜种植作了讲解后,我才恍然大悟,村上这样做是让我们学的更透更直接更有收获”老林村杨大爷高兴的讲述到。

  截止目前, 李家乡8个村开展“农民夜校”各类教学培训达120次160小时,群众普遍反响较好,达到了通过创新方式开办“微课堂”,以让群众“受教育、学技术、得实惠”的目的。

上一条:曾家镇:打好“组合拳” 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下一条:中国曾家山农旅文融合示范区规划展览馆拟于7月28对外开放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