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模式标准化。严格按照四川省颁布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DB 51T1618-2013)》的要求,坚持“四统一”(规划设计、大厅布局、硬件设备、标识标牌)“四规范”(进驻事项、运行模式、规章制度、管理维护),夯实便民基础。促进便民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行政效能,培育“和谐、自信、创新、高效”的政务服务文化,打造“求简务实、用心服务”政务服务品牌。
服务事项差异化。加强事项发布与事项办理联动,权力事项的“减法”和服务事项的“加法”同步推进,坚决杜绝“重审批”“轻服务”的现象。政务大厅进驻事项396项,乡镇便民中心实行“107+N”,即全区统一指导入驻项目107项,乡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化设置旅游服务、工业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窗口增设N项服务事项,实现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
服务方式多样化。以灵活便捷为原则,深入推进“现场办、上门办、预约办、延时办、代理办、委托办”六项工作机制,受到广大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助推了行政效能新突破、服务水平大提升。今年1至3月,共受理行政许可5746项,办结5721项;公共服务事项37019项,办结36499项。
服务质量高效化。始终坚持以制度保运行,全面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十项制度,规范办件行为,坚持“即办件立即办、承诺件限时办、补办件一次告知、联办件三级联动、退回件现场办、代办件免费代办”,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管理模式星级化。乡镇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群众办事需求,在保证基本事项的基础上,延伸进驻如脱贫攻坚、党建服务、水电气等民生事项,实现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同时注重建管结合,以标准化建设促规范化管理,注重作用发挥,实行星级管理,设置四星、五星两个级别,从硬件设施、运行管理、服务质量、创先争优四个方面确定评定标准,实行一年一评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