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系桑梓,以担当践初心,实干谋发展;他,着眼全局,以交流助融合,团结促振兴。三联三助代表风采,今天让我们走进大滩镇,去认识区人大代表、大滩镇新生村党支部书记穆国军。

大滩镇新生村位于我区北部川陕交界处,有汉族群众852人,回族群众418人,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落。初冬时节,在新生村民俗文化广场,村民们正趁着农闲时节锻炼身体,嗑唠家常。

这样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画卷是怎样绘就的?这离不开区、镇人大代表,新生村党支部书记穆国军的担当热忱和辛勤汗水。2018年,刚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穆国军便迎头面临了基础条件差、产业薄弱等阻碍全村发展的问题。

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路修好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会有大的提升,全村的经济发展也会步入快车道。深刻明白这一点的穆国军便积极宣传基础建设,利用大会小会、走村入户与村民交流讨论,积极获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苦干实干终有成效,经过积极向上争取,加班加点建设。近年来新生村共完成通组道路硬化15公里,拓宽公路2.7公里;新建自流饮水11处,全村饮水安全率达100%.

新建民俗文化中心和民俗文化广场各1处,还全面实施新村建设,拆除老旧危房、旱厕等5000余平方米。
畅达的道路提振了村民发展信心,也为全村肉牛羊养殖、核桃种植、民族特色餐饮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穆国军深知,产业富民是民族融合发展持续推动的关键。便因地制宜确立了以牛羊养殖和核桃种植为主、回民特色餐饮业为辅的“两主一辅”的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广“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等产业化合作模式,带动新生村回汉群众就业创业。脱贫户黄照华便是依靠政策扶持、技术培训走上肉牛羊养殖道路的村民之一。

截至目前,大滩镇新生村共发展肉牛羊养殖户40余户,养殖山羊1030只、肉牛289头,配套建立牛羊屠宰点、冷库1个,发展回民特色农家乐2家,清真特色餐饮店5家,年营业额数百万元,发展核桃种植产业2000余亩,村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

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穆国军坚定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信念,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内容,提出的朝天至大滩道路硬化、新生村人饮工程等多条意见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实施,肉牛羊产业发展相关意见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了城乡协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